第1章 地心回响
关灯
小
中
大
青藏高原,羌塘无人区。
寒风卷着冰砾,抽打在厚重的防寒服上,发出沉闷的噼啪声。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荒芜,天地间只剩下灰白与土黄两种颜色,以及那座如同钢铁巨兽般矗立在冻土之上的钻探平台——“地球之眼”JD-07号超深钻机。
林凡推了推护目镜,镜片上立刻结了一层白霜。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那空气仿佛带着针尖,刺得肺叶生疼。
作为“地球望远镜”计划最年轻的地质工程师,他在这里已经待了整整十三个月。
“林工!林工!回来了?快!岩芯出来了!5400.33米!”对讲机里传来助手小张兴奋又带着点急促的声音,夹杂着呼啸的风声和钻机的轰鸣。
林凡精神一振,裹紧防寒服,大步走向那座被风雪包裹的钢铁平台。
脚下的冻土坚硬如铁,每一步都需刻意踩实。
十三个月,从地表到如今令人咋舌的深度,每一米岩芯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尖端技术的支撑。
钻探平台内部噪音震耳欲聋,巨大的绞车正在缓缓提升钻杆。
空气中弥漫着液压油、金属和冰冷岩石混合的独特气味。
项目负责人李建国教授正带着几个核心成员围在岩芯提取舱外,神色凝重中透着难以抑制的期待。
“林凡,快来!”李教授看到他,招了招手,花白的眉毛上挂满了霜,“这一筒很关键,理论上应该切穿到了奥陶纪早期的碳酸盐岩层,希望能找到些古特提斯洋壳残留的线索。
” 林凡点点头,凑到观察窗前。
岩芯筒被机械臂精准地送入无菌隔离舱,进行初步除尘和气体采样——这是防止地表污染物和未知深部微生物交叉的必要流程。
流程完毕,内舱门滑开,长约三米的乳白色岩芯柱被缓缓推出。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岩芯整体呈深灰色,质地致密,符合深度碳酸盐岩的特征。
但就在岩芯中段,一个异样的物体突兀地嵌在那里。
那是一个大约三十厘米长、十厘米宽、五厘米厚的暗银色长方体。
它表面没有任何可见的缝隙、铆钉或标识,光滑得像一块被打磨至极致的金属锭,与周围粗糙古老的岩石形成了诡异的对比。
它严丝合缝地嵌入岩芯,仿佛生来就是岩石的一部分。
舱内瞬间鸦雀无声,只剩下机器运转的低鸣。
“这…
寒风卷着冰砾,抽打在厚重的防寒服上,发出沉闷的噼啪声。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荒芜,天地间只剩下灰白与土黄两种颜色,以及那座如同钢铁巨兽般矗立在冻土之上的钻探平台——“地球之眼”JD-07号超深钻机。
林凡推了推护目镜,镜片上立刻结了一层白霜。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那空气仿佛带着针尖,刺得肺叶生疼。
作为“地球望远镜”计划最年轻的地质工程师,他在这里已经待了整整十三个月。
“林工!林工!回来了?快!岩芯出来了!5400.33米!”对讲机里传来助手小张兴奋又带着点急促的声音,夹杂着呼啸的风声和钻机的轰鸣。
林凡精神一振,裹紧防寒服,大步走向那座被风雪包裹的钢铁平台。
脚下的冻土坚硬如铁,每一步都需刻意踩实。
十三个月,从地表到如今令人咋舌的深度,每一米岩芯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尖端技术的支撑。
钻探平台内部噪音震耳欲聋,巨大的绞车正在缓缓提升钻杆。
空气中弥漫着液压油、金属和冰冷岩石混合的独特气味。
项目负责人李建国教授正带着几个核心成员围在岩芯提取舱外,神色凝重中透着难以抑制的期待。
“林凡,快来!”李教授看到他,招了招手,花白的眉毛上挂满了霜,“这一筒很关键,理论上应该切穿到了奥陶纪早期的碳酸盐岩层,希望能找到些古特提斯洋壳残留的线索。
” 林凡点点头,凑到观察窗前。
岩芯筒被机械臂精准地送入无菌隔离舱,进行初步除尘和气体采样——这是防止地表污染物和未知深部微生物交叉的必要流程。
流程完毕,内舱门滑开,长约三米的乳白色岩芯柱被缓缓推出。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岩芯整体呈深灰色,质地致密,符合深度碳酸盐岩的特征。
但就在岩芯中段,一个异样的物体突兀地嵌在那里。
那是一个大约三十厘米长、十厘米宽、五厘米厚的暗银色长方体。
它表面没有任何可见的缝隙、铆钉或标识,光滑得像一块被打磨至极致的金属锭,与周围粗糙古老的岩石形成了诡异的对比。
它严丝合缝地嵌入岩芯,仿佛生来就是岩石的一部分。
舱内瞬间鸦雀无声,只剩下机器运转的低鸣。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