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急诊科来了个狠人

关灯
在监护室待了不到一周,调令就下来了。

     电话是院长亲自打来的,言简意赅:“林杰,准备一下,明天去急诊科报到。

    ” 林杰握着手机,愣了一下。

    不是说好先在监护室待着,避避风头吗?怎么突然又调去急诊科了? “院长,这……” “急诊科缺人,忙起来脚不沾地,能学到东西。

    ”院长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听不出什么情绪,“赵建明主任是院里老人,业务能力强,作风硬朗,你跟着他,好好干。

    ” 赵建明?林杰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个身材高大、嗓门洪亮、眉头总是拧着个疙瘩的身影。

    急诊科的“赵大炮”,全院闻名,脾气火爆,训起人来不分场合,连副院长面子都敢驳。

    但他也确实有资本,一手急救技术出神入化,是省内急诊医学的权威之一。

     院长把他塞到赵建明手底下,是什么意思?是真让他去学东西,还是觉得监护室还不够“安全”,急诊科那种混乱繁忙的环境更能让他“隐形”?或者,是想借赵建明这块磨刀石,再磨磨他这把刚刚见了点锋刃的刀? “我服从安排。

    ”林杰没多问,干脆地应道。

     “嗯。

    ”院长顿了顿,加了一句,“急诊科情况复杂,少说,多看,多做。

    ” 电话挂断了。

     林杰放下手机,看着窗外。

    天色灰蒙蒙的,像要下雨。

    从监护室调到急诊科,看似平级调动,甚至对很多规培医生来说,急诊科是更累、更不讨好的地方。

    但林杰隐隐觉得,这步棋,没那么简单。

     也好。

    监护室虽然暂时安全,但太过闭塞,消息不灵。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哨,三教九流,信息汇聚,或许能听到、看到一些在高层办公室里听不到看不到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林杰收拾好自己的听诊器、叩诊锤等寥寥几件个人物品,装进那个半旧的帆布包,去了急诊科。

     急诊科永远处于一种高速运转的嘈杂状态。

    救护车的鸣笛声、病人的呻吟声、家属的哭喊声、医护人员的脚步声和指令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

     空气里混杂着消毒水、血腥味、汗味和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

     林杰穿过拥挤的候诊区,按照指示牌找到主任办公室。

    门虚掩着,他敲了敲。

     “进。

    ”一个粗犷的声音传来。

     林杰推门进去。

    办公室不大,陈设简单,一张办公桌,一个书柜,两张椅子。

    赵建明坐在桌子后面,正低头看着一份病历,眉头习惯性地锁着。

    他看起来五十多岁,寸头,头发根根直立,夹杂着不少白发,脸庞黝黑,穿着白大褂也能看出肩膀宽阔,体格结实。

     “赵主任,您好,我是林杰,今天来报到。

    ”林杰站在办公桌前,语气不卑不亢。

     赵建明头也没抬,只是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继续看手里的病历,仿佛那几张纸比眼前这个大活人重要得多。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哗哗声,和外面隐约传来的嘈杂。

     林杰也不催促,就那么站着,目光平静地打量着这间办公室。

    书柜里塞满了专业书籍和文件夹,有些凌乱。

    墙上挂着一面锦旗,写着“妙手仁心,救死扶伤”,落款是几年前了。

    办公桌一角放着一个泡着浓茶的搪瓷缸子,上面印着红色的“先进工作者”字样,漆都磨掉了不少。

     足有三四分钟,赵建明才把手里的病历往旁边一丢,抬起头,那双锐利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林杰。

     “林杰?”他声音洪亮,带着点审视的味道,“心胸外科那个?把李为民搞去学习班的?” 这话问得直接,甚至有点刺人。

     “李主任是参加干部研修班。

    ”林杰纠正道,语气依旧平稳,“我只是按程序反映了些情况。

    ” 赵建明嗤笑一声,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肚子上:“行了,在我这儿就别来这套虚的。

    李为民是个什么货色,我比你清楚。

    你小子有点胆色,但也够能惹事。

    ” 他拿起搪瓷缸子,吹开浮沫,喝了一大口茶,然后重重放下,发出“哐”一声响。

     “我不管院长为什么把你塞到我这儿,也不管你之前有什么丰功伟绩。

    ”赵建明盯着林杰,眼神不善,“到了急诊科,就得守我急诊科的规矩。

    我这里,不养闲人,不养少爷,更不养光会耍嘴皮子、搞斗争的关系户!” “是,主任。

    ”林杰点头。

     “急诊科的活儿,又脏又累,压力大,风险高。

    病人情况瞬息万变,没时间给你慢慢琢磨,更没那么多弯弯绕。

    ”赵建明语气加重,“我要的是能干活、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