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回 第一

关灯
沫星子落地就化作黑色的甲虫,爬得满院皆是。

    虞正江的影子总比他本人矮半截,像被妻子的气势生生压进了地底,成了远近闻名的“缩头乌龟”。

    而在他的鞋底,不知何时沾着一些黑色粉末,细看竟是与祠堂密室内相同图腾的碎屑。

     老二正源与老三正清则似两株并蒂莲,性情温厚得能拧出蜜来。

    二十出头的年纪,周身萦绕着未开的花苞般的青涩。

    老三虞正清更是个奇人,他的手指仿佛被琴弦与毛笔施了咒——拉二胡时,琴弦会渗出琥珀色的液体,滴在地上便长出水晶般的音符;挥毫泼墨之际,笔尖流淌的不是墨汁,而是带着松烟香气的龙血,染得红纸如同被晚霞浸透。

    这种奇异能力,似乎与虞家祖脉中隐藏的秘密息息相关。

     每至节庆,邻居们像朝圣般捧着红纸涌进虞家。

    那些纸张一触到虞正清的手,便自动舒展成绸缎,上面的纹路化作蜿蜒的龙脉。

    他写字时,砚台里的墨会发出龙吟,笔下的字迹如活物般游动,横竖撇捺间藏着星辰的轨迹。

    他能算出每家每户门扉的数量,如同知晓树上每片叶子的脉络,这份本事让红纸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灵性,总能恰到好处地化作春联与喜帖。

    而在这些喜帖的边角,若隐若现地印着类似“二十一脉”的暗纹。

     更神奇的是,他写的字自带魔力。

    墨痕未干时,能听见字句在纸间低语;贴上门楣后,字迹会在深夜发出微光,为屋子驱散邪祟。

    而虞正清从不索取分文,那些盛情难却的邻里送来的热汤,碗中的蒸汽总会在空中凝成他的名字,随后化作蝴蝶四散飞去。

    当汤碗被退回时,表面的油花竟会自动排列成吉祥的图案,仿佛连食物都在向他的善意致敬。

    但这些祥瑞景象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维持家族气运的神秘力量。

     1949年5月下旬的上海像口沸腾的油锅,汤恩伯的国民党军队与解放军厮杀的声响震碎了黄浦江的月光。

    血腥味在空气中凝结成胶状的黑网,每呼吸一口都像是吞咽生锈的铁钉。

    虞正清的瞳孔里倒映着燃烧的楼宇,那些坍塌的砖石仿佛化作无数张哀嚎的人脸,在硝烟中扭曲变形。

    此时,他怀中的二胡琴筒突然发烫,渗出的暗红汁液在硝烟中形成奇异的图腾。

     喜欢溟渊水劫请大家收藏:()溟渊水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