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封“杀人不见血”的信

关灯
佩”的钱大柱副书记。

     他没有在信中说钱大柱任何一句坏话。

     相反,他用一种近乎夸张的笔调,将钱大柱塑造成了一个极其“有原则”、“有远见”、“一心为公”的好干部。

     他写道: “……今日在选址过程中偶遇公社的钱大柱副书记,钱书记对于土地使用的审慎态度和对‘国家战略储备用地’这一长远规划的深刻理解,令晚辈深受教育也深感敬佩,他是一位真正把集体利益和国家未来,放在首位的优秀同志……” “……他提出的关于工厂未来可能倒闭、会给集体留下烂摊子的顾虑,以及对于山林资源保护的担忧都非常有远见,也点醒了晚辈,正是因为有了钱书记这样敢于直言,坚持原则的好干部,我们安平县的未来才充满了希望……” 这番话看似是极尽赞美之能事。

     但只要是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那“杀人不见血”的厉害之处! 你在信里把一个基层干部捧得比县长还有原则还有远见? 你把一个在县长已经拍板的事情上公然唱反调的行为,美化成“坚持原则,一心为公”? 你这不是在夸他,你这是在把他放在火上烤啊! 这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赵德胜县长: ——赵县长,您看,您下面这位钱书记可比您考虑得周全多了!他才是真正的好干部!您当初拍板,是不是……有点草率了? 这封信就像一把最锋利的软刀子,看似毫无杀伤力,实则刀刀都戳在要害上! 写完这些,晏明洲又在信的结尾,看似不经意地表达了一丝自己的“苦恼”和“困惑”。

     他写道: “……虽然晚辈已经尽力向钱书记阐述了我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并得到了马书记等其他领导的认可,但晚辈依旧能感觉到,钱书记对于我们这种‘外来投资’似乎还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可以理解的疑虑和不信任。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晚辈斗胆猜测,这或许并非钱书记一人的想法,而是代表了一部分基层同志对于‘改革开放’这一新生事物,普遍存在的观望和保守心态。

    ” “……晚辈对此深感忧虑,我非常希望能在家乡投资,但也害怕因为这些观念上的分歧,而在未来的工作中遇到各种不必要的‘阻力’和‘麻烦’,从而影响到工厂的建设进度,辜负了县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期望。

    ” “……我听说南方的几个经济特区,政策更开放,思想更解放,晚辈心中不免有些动摇,恳请赵县长能为晚辈指点迷津。

    ” 信,到这里,戛然而止。

     通篇没有一句告状的话,没有一句指责钱大柱的话。

     但每一个字都像一发重磅炮弹,精准地射向了赵德胜县长最敏感的神经! 什么叫“观念上的分歧”? 什么叫“不必要的阻力”? 什么叫“南方特区政策更开放”? 这已经不是暗示了,这几乎就是在明示: ——你要是搞不定你手下这些人,不能给我提供一个稳定高效的投资环境,那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