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身价破百亿,登上财经报

关灯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凡辰资本写字楼的第28层,老陈就捧着一叠还带着油墨香的报纸走进办公室,最上面那份《江城财经报》的头版,像块吸睛的磁石——深灰色背景上,林凡穿着定制西装的半身照占据了三分之二版面,领口别着商会副会长徽章,眼神平静却透着锐利,标题用烫金字体印着:《林凡:28岁,江城最年轻百亿富豪,用新能源与金融重构商业版图》。

     “少爷,《江城财经报》的专访登了,他们特意加印了五万份,说是昨天预售就抢空了。

    ”老陈把报纸递过去,语气里藏着难掩的骄傲。

    这份专访他跟着跑了半个月,从CBD地标的工地到绿创的实验室,记者换了三个问题方向,最后才抓住凡辰“技术+资本”双轮驱动的核心,稿子改了七版才过了林凡的眼。

     林凡放下手里的石墨烯电池测试报告,拿起报纸,指尖拂过标题上的“百亿”二字。

    专访开头就用一组数据砸得人眼晕:凡辰资本当前估值180亿人民币,林凡个人持股65%,对应身价117亿;旗下绿创科技估值50亿,星耀直播估值30亿,海外数字资产基金净值12亿美金(折合84亿人民币),若算上未上市的智能能源系统专利,总身价突破150亿,远超江城传统富豪榜前十的平均水平。

     “我们拆解了凡辰的资产结构:新能源板块占比58%(含石墨烯技术、环保材料、储能设备),金融板块占比32%(加密货币基金、海外证券投资),消费板块占比10%(星耀直播、民用产品销售)——这种‘硬科技打底、金融赋能’的模式,在年轻创业者中独一无二。

    ”林凡轻声念出专访里的分析,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记者没说错,他从一开始就没把凡辰定位成单纯的投资公司,而是要做“新能源产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金融只是加速这一进程的工具。

     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张磊抱着一摞绿创科技的订单报表闯进来,眼睛亮得像沾了光:“林总!报纸我看了!150亿身价!您现在可是江城的‘创业神话’了!刚接到欧洲的订单,10万套植物基碳材料外墙板,对方愿意用加密货币结算,说是看了您的专访,信得过凡辰的技术!” 报表最上面一行用红笔标注着“订单金额:2.3亿美金”,林凡扫了一眼,递给老陈:“让财务对接陈默的海外工作室,用去中心化系统结算,手续费控制在0.5%以内。

    另外,让生产部加开两条生产线,务必在三个月内交货——这是绿创打开欧洲市场的第一单,不能出岔子。

    ” “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