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私人飞机,日常通勤

关灯
现陈默和周锐的身影——陈默在澳大利亚的红峰锂矿,背景是运转的选矿设备;周锐在锐芯的实验室,手里拿着刚封装好的“锐芯2号”芯片。

     “林总,飞机看着不错啊!”陈默的声音里带着笑意,“红峰的设备升级已经完成,下个月就能达到月产1.2万吨,氧化锂纯度稳定在98.7%,比西门子要求的还高0.2个百分点。

    ” 周锐也跟着说:“锐芯的生产线已经开始量产‘锐芯2号’,第一批10万颗芯片下周就能发往欧洲,适配测试也做过了,完全符合西门子的储能设备要求——他们的工程师刚才还跟我视频,说我们的芯片比德州仪器的还稳定。

    ” “好。

    ”林凡的手指在会议桌上轻轻敲击,“陈默,你跟戴维斯确认一下,明年的产能能不能提到15万吨,凡辰的储能项目和国内的电池厂商都需要;周锐,跟西门子谈专利授权的时候,要把‘联合研发下一代芯片’加进去,我们要掌握技术主导权。

    ” “明白!”两人齐声应答,视频会议结束后,林凡靠在座椅上,喝了口老顾刚泡好的龙井,目光透过舷窗看向远处的跑道——以前出差,要提前两小时到机场,排队值机、安检,遇到航班延误还要等,现在有了私人飞机,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能在飞行途中处理工作,把碎片化的时间都利用起来。

     下午两点,飞机准时起飞。

    机身平稳得几乎感觉不到震动,林凡在办公区打开绿创的海外订单系统,屏幕上实时刷新着数据——欧洲的环保材料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三月,泰国光伏电站的并网测试顺利,下个月就能开始发电,余电上网的收益预计每年能有2000万美金。

     “林总,张部长发来消息,德国环保署想在慕尼黑座谈会上,邀请您做‘新能源与芯片协同发展’的主题演讲。

    ”老陈拿着平板电脑走过来,上面是张部长的消息截图。

     林凡接过平板,快速回复:“没问题,演讲稿我在飞机上写,让老顾帮我准备点欧洲新能源市场的数据。

    ” 老顾很快就把数据整理好,打印出来放在林凡面前——德国的储能缺口、欧盟的碳关税政策、欧洲各国的新能源补贴计划,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有西门子、博世等企业的最新动态。

    林凡看着这些数据,心里对接下来的欧洲之行更有底了。

     飞行途中,林凡写完了演讲稿,又跟绿创的技术团队开了视频会议,确认了环保材料在欧洲的认证进展,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