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暗刃出鞘

关灯
来的日子,抵抗运动以一种更隐蔽、更专业的方式展开。

     在苏州河畔废弃的仓库里,赵铁锤设置的简易靶场上,响起压抑的枪声。

     他亲自示范如何快速瞄准、节省弹药、利用地形射击。

     阿明和一批挑选出来的骨干如饥似渴地学习。

     纵横交错的下水道,青帮的老“水道夫”带着东北军侦察兵,熟悉着这座城市的“地下血脉”,规划着秘密通道和藏身点。

     在看似普通的民居、茶馆、甚至妓院里,新的情报网络悄然重建,传递信息的方式更加隐秘。

     而杜月笙则动用了他的江湖手段,开始不动声色地清洗内部。

     几个有通敌嫌疑的小头目神秘消失,在帮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却也起到了震慑作用。

     然而,土肥原贤二的“菊刀”组,也像毒蛇一样出动了。

     最先遇袭的是斧头帮一位负责武器转运的香主。

     他在回家途中,被伪装成黄包车夫的杀手用淬毒的匕首刺死,尸体被扔进苏州河。

     接着是青帮一位掌管账房的白纸扇(师爷),深夜在烟馆吸食鸦片时,被混入的杀手用细钢丝勒毙,伪装成吸食过量。

     死亡悄无声息,却精准地打击着抵抗组织的中层指挥环节。

     恐慌开始蔓延。

     “这是‘菊刀’的手法,专业杀手,一击致命。

    ”赵铁锤判断,他曾在东北与日本特务交过手, “目标明确,专挑我们的关键节点下手。

    必须加强重要人员的保卫,同时主动出击,打掉这个‘菊刀’组。

    ” 张宗兴肩伤稍有好转,便坚持参与行动策划。

     他敏锐地指出:“杀手需要情报支持,才能精准找到目标。

    内鬼很可能与‘菊刀’有联系。

    杜爷,清理内部的同时,能否放个诱饵?” 一个大胆的“钓鱼”计划随即制定。

     杜月笙故意放出风声,称有一批重要军火将于某夜经十六铺码头运入,并由一位“重要人物”亲自接货。

     这个“重要人物”,由赵铁锤假扮。

     是夜,十六铺码头静得可怕。

     赵铁锤穿着长衫,戴着礼帽,看似悠闲地站在码头边,身边只跟着化装成随从的阿明和另一名东北军战士。

     暗处,张宗兴带着精锐队员埋伏,杜月笙的人则控制了周边制高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江面只有波浪轻拍岸堤的声音。

     “兴爷,鬼子会来吗?”阿明有些焦躁,通过藏在衣领里的微型话筒低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