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漩涡北国

关灯
北平的冬日,干冷的北风卷过紫禁城的琉璃瓦,发出呜呜的声响。

     顺承王府内,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张学良心头的寒意。

     他站在巨幅军事地图前,手指从上海缓缓移到华北,最终沉重地落在东北三省的位置上。

     “少帅,南京急电。

    ”新任参谋长兼讲武堂同窗楚天佑快步走入,神色凝重。

     他年约四十,面容儒雅却目光锐利,是张学良最倚重的智囊之一。

     “蒋委员长再次严令,要求我部即刻西调,参与对陕甘红军的‘围剿’。

    ” 张学良头也不回,冷冷道:“回复南京:华北日军动向异常,恐有异动,东北军需留守震慑,不便调动。

    ” 楚天佑欲言又止,最终低声道:“汉卿(张学良字),这已是本月第三次抗命了。

    南京方面已停发我军饷三日,再这样下去…” “让他们停!”张学少帅猛地转身,眼中布满血丝,“上海的血还没干,我三十万东北子弟兵的家乡还在倭寇铁蹄之下!他蒋介石不敢打,还不许我张汉卿想报仇吗?!” 这时,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年轻军官大步流星地走进来,军靴踏地有声。

     他是警卫团长兼特种作战教官高震山,一手飞刀绝技冠绝全军,对张学良忠心耿耿。

     “少帅,派往上海的人带回确切消息,张宗兴先生已脱离生命危险,但赵铁锤连长…确认殉国。

    ”高震山声音沉痛,递上一份染血的身份牌。

     张学良接过身份牌,手指微微颤抖,闭眼沉默良久,再睁开时已是一片冰寒: “铁锤是好样的,东北军每一个殉国的弟兄,都是好样的。

    这个仇,一定要报!” 他看向楚天佑:“天佑,联系阎锡山的人,走到哪一步了?” 楚天佑压低声音:“阎老西(阎锡山)滑头得很,既不愿得罪日本人,也不想跟南京撕破脸。

    他只答应,若局势有变,可提供物资通道,但绝不出兵。

    ” “老狐狸!”张学良冷哼。

    他知道盘踞山西的阎锡山一贯首鼠两端,能争取到中立已属不易。

     “广西李宗仁、白崇禧那边呢?” “态度暧昧,但表示支持抗日。

    不过…”楚天佑顿了顿,“他们希望少帅您能率先举起抗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