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完美英音!降维打击全班!

关灯
正的伦敦腔开口了。

     “Okay,class.Today,weregoingtoreviewaveryimportantgrammarpoint:thesubjunctivemood.Letslookatthissentenceonthescreen.” 翻译:好了,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复习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点:虚拟语气。

    我们来看看屏幕上的这句话。

     她指着投影上的一行字:“IfIhadknownhertruenature,Iwouldnothavewastedsomuchtime.” 翻译:如果我知道她的真面目,我就不会浪费这么多时间。

     “这是一个对过去情况的虚拟,从句用haddone,主句用wouldhavedone。

    现在,谁能用这个句式,再举一个例子?” 教室里一片安静。

     这个语法点,正是英语的重难点,很多学生都搞不清楚。

     就在准备点名时,陈正宇的手,从容不迫地举了起来。

     “陈正宇,你来。

    ”她有些意外。

     陈正宇站起身,声音清晰而自信。

     “IfIhadstudiedharder,IwouldhavebeenadmittedtoTsinghuaUniversity.”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果我当初学习更努力,我就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 他的发音标准,语调自然,完全不像是一个普通学生。

     大学学姐眼前一亮,满意地点点头:“Verygood.Aperfectexample.”(非常好。

    完美的例子) 陈正宇并没有坐下,而是继续说道:“学姐,关于这个句式,我还想补充一点。

    在口语中,为了简便,有时候会省略if,将had提前,变成‘HadIstudiedharder…’(如果我更加努力学习),意思完全一样,但听起来会更地道。

    ” 这一手,直接把她给镇住了。

     她惊讶地看着陈正宇,这已经超出了普通学生应该掌握的范畴了。

     “Excellent!Exactly!”(太棒了!完全正确!)她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陈正宇同学补充得非常好,大家要向他学习!” 一堂课讲了半节,她开始讲解阅读理解。

     她直接在投影上放出了一篇节选自《经济学人》的原文,关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的评论文章。

     文章一出,教室里哀鸿遍野。

     满屏的生词,长得像火车一样的从句,看得人头皮发麻。

     “好了,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当一次模拟老师,带领大家分析一下这篇文章?”她环视全班,带着一丝挑战的笑意。

     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连英语课代表都低下了头,假装在看书。

     王如烟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但此刻她看着那篇文章,也是眉头紧锁,这篇文章的难度,已经接近英语六级的水平了,她根本没有把握。

     “呵,我看谁敢上去丢人。

    ”杨小浅在旁边幸灾乐祸地低语。

     王如烟的嘴角,也勾起一抹冷笑。

     她倒要看看,今天还有谁敢出这个风头。

     就在她有些失望,准备自己讲解的时候,那只熟悉的手,又一次举了起来。

     “学姐,我来试一试吧!” 陈正宇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炸雷,在安静的教室里轰然炸响。

     “我靠!他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