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隆中对里藏锋芒

关灯
“你说得对。

    ”他低声道,“我……太慢了。

    ” “不是慢。

    ”我纠正,“是你一直在逃。

    ” 他身子一震。

     “你从幽州逃到冀州,从冀州逃到徐州,从徐州逃到汝南,现在逃到新野。

    你不是在找地盘,你是在找活路。

    ”我逼近一步,“但现在,我可以给你一条不逃的路。

    ” 他抬头,眼中有光,却仍有疑:“你真能让我立足?” “五年内,你可在荆州站稳。

    ”我语气如铁,“十年内,可与曹孙鼎立。

    前提是——你闭嘴,我来打。

    ” 他呼吸骤急。

     “你不用懂战术,不用问理由。

    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当我下令时,你说‘准’。

    ”我盯着他,“你能做到吗?” 他张了张口,没出声。

     权绝非虚名、礼节,也不是别人口中那一声‘主公’。

    权,是活着,是打赢,是护着跟随你的人不死在荒野。

    我指沙盘,“你现在没有权,你只有侥幸。

    ” 他额角青筋跳动。

     “昨夜你问我为何要军令归我。

    ”我缓声,“因为战场上,犹豫一秒,死一万兵。

    我不需要你点头后再想,我需要你点头之后,再不回头。

    ” 他闭上眼,久久不动。

     再睁眼时,眼底已无犹豫,只剩决断。

     “先生……”他声音发颤,“愿闻天下大计。

    ” 我转身,指尖划过沙盘。

     “第一,曹操不可争锋。

    ”我道,“非因他强,而是他已成体系。

    现在与他正面对抗,等于以卵击石。

    但——”我顿住,“他南下必经宛城,补给线长达三百里。

    若我军能在博望设伏,断其粮道,可重创其先锋。

    ” 他猛地睁眼:“博望?那里山高林密,道路狭窄,的确可伏兵……可夏侯惇若不走那条路?” “他会。

    ”我断然道,“曹操急于南下,必派快军先行。

    夏侯惇性急,又轻视我军,必走捷径。

    他不来,我便放火烧林,逼他来。

    ” 他呼吸一紧。

     “第二,孙权可为援。

    ”我继续,“非因他仁义,而是他怕曹操独大。

    若我能守住荆州,他必愿结盟。

    但——”我抬眼,“他只肯出水军,不肯出陆兵。

    所以,荆州必须自己守。

    ” 他点头。

     “第三,益州可图。

    ”我指尖西移,“刘璋暗弱,张鲁扰北,民疲兵困。

    若荆州稳固,可顺江而上,一年内可下。

    但——”我强调,“现在谈益州,为时过早。

    无荆州,益州是死地;有荆州,益州才是根基。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眼中光芒渐盛。

     “最后。

    ”我收手,直视他,“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