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草庐辞行遇崔州平

关灯
檐外积雪压断枯枝,一声脆响。

     我将那卷《治要三篇》手稿塞进竹箧,笔砚归匣,动作利落。

    案角砚台下压着半张纸,是昨夜系统发放的枪械保养手册,边角已被墨渍浸染。

    我伸手将它往里推了推,又把空了的茶盏倒扣在案上——这屋子,今日起便不再是我歇脚之处。

     袖中枪沉稳贴臂,未动。

     门外脚步轻近,书童低声禀报:“先生,崔州平到了,在院外候着。

    ” 我顿了顿,没应声。

    崔州平,襄阳名士,与我素有往来,谈经论道时偶有争锋,但从不涉政局。

    他此刻来,不是为送行,是来问一句“为何出山”。

     我整了整衣袖,推门而出。

     他立在阶下,青袍素巾,手中拄着一根竹杖,见我出来,微微颔首:“听闻你要随刘备南下?” “已定。

    ”我答得干脆。

     他目光扫过我肩后背着的竹箧,又落在门边那匹备好鞍鞯的瘦马身上,轻叹:“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 这话我听过太多遍。

    乱世将倾,汉室难扶,曹操据中原,兵强马壮;孙权据江东,根基稳固。

    刘备无地盘、无粮草、无精兵,仅凭一个皇叔名号四处奔走,谁见了不说一句“逆时而动”? 可他们不懂。

     我不是来顺应时势的。

     我是来改时势的。

     我盯着他:“你说不得其时?我问你,曹操的百万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他一仗一仗打出来的?” 崔州平抬眼,似有些意外我的语气。

     我不等他答:“你说天命,我只看实力。

    谁有兵,谁有粮,谁有组织力,谁就能定天下。

    什么天象异动、星宿分野,全是骗人的把戏。

    真正的时势,不在天上,”我指向北方,“在战场。

    ” 他沉默片刻,摇头:“你还是不信天道。

    天下大势,岂是一人之力可逆?” “不是逆。

    ”我纠正他,“是造。

    ” 他苦笑:“你向来如此。

    当年论《孟子》,你说‘民为贵’是空话,得有武装才有话语权;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