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收降俘虏,立耕战营

关灯
布,站在田头喊话。

     “听好了!你们现在是耕战营第一期!平时一半时间种地,一半时间练操!种出来的粮,三成归公,七成自己吃!三年后,谁的地亩产过石,地就归他!” 底下有人小声嘀咕:“真给?” “不信?”陆昭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展开一抖,“这是冀州官府的地契空白样张。

    我陆昭签一个名字,比县令盖印还快——但前提是,地得先种出来。

    ” 他把地契塞回怀里,又掏出一块黑乎乎的坛底残片:“昨天炸东门,用了二十坛硝石。

    这玩意儿贵不贵?贵。

    但比它更贵的是人命。

    炸死三百人,不如收活三百人。

    你们现在站的这块地,去年荒着,前年荒着,再往前十年都荒着。

    为什么?没人种。

    可你们来了,它就能长出粮,长出兵,长出一个能打能活的营头!” 一个瘦高俘虏举手:“将军,那……我们算兵还是算农?” “算人。

    ”陆昭说,“能打仗的农夫,能种地的兵。

    战时拿刀,闲时拿锄。

    谁敢说你们是贼,你们就问他——你种过地吗?你打过仗吗?你脚底有泡吗?” 人群里传来一阵低笑。

     “还有!”陆昭抬高声音,“从今天起,军功不看俘,看首级!此战斩首七十二,全记功一级!凡阵前夺旗、破营、斩将者,另加田五亩!首级为凭,不许争抢活口误战机!谁敢违令,砍了脑袋也不记功!” 队伍里一阵骚动。

     “那……要是砍错了呢?”有人问。

     “砍错了,算你倒霉。

    ”陆昭咧嘴,“但砍对了,地、粮、布,全给你。

    我这儿不兴‘大概’‘可能’‘听说’,只认脑袋。

    死的活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让敌人少一个。

    ” 当天下午,耕战营首次操练。

    俘虏们穿着杂色布衣,手持木矛,在教官口令下歪歪扭扭列队。

    有人顺拐,有人对不上步子,还有人一喊“停”就往前多冲三步。

     陆昭坐在田埂上,脚边摆着一盆盐水,把伤脚泡进去,疼得直抽气。

    吴老炭站在旁边笑:“您这营头,像不像一群赶集的菜贩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菜贩子也能练成屠夫。

    ”陆昭咬着牙,“你去把那七十二个首级挂校场木架上,每天让他们列队时看一遍。

    看久了,手就不抖了。

    ” “真挂啊?不怕吓着人?” “吓不着人,只吓鬼。

    ”陆昭把脚从盐水里拔出来,伤口泛白,“人不怕死,怕不知道为什么死。

    让他们看看,什么叫‘记功一级’。

    脑袋挂那儿,比我说十遍都管用。

    ” 入夜,耕战营集体开饭。

    每人一碗糙米粥,外加半块咸菜。

    饭后不许闲聊,统一听教官讲“耕战营条例”:不准私藏兵器、不准聚众喧哗、不准擅离营地,违者鞭二十,再犯绑石罚耕。

     陆昭拄着木棍巡营,走到第三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