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刀锋初试

关灯
上真正的战场!恐惧?有,冰原上的濒死记忆从未远去。

    但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验证自己的力量,渴望触摸那个光怪陆离又危机四伏的真实世界! “明白!”林默沉声应道,眼中燃起战意。

     “去装备处领取你的作战服和武器。

    任务简报和集合时间稍后发到你腕带上。

    ”李晓说完,转身离开,干脆利落。

     装备处位于基地深处,守卫森严。

    厚重的合金门后,是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巨大空间。

    冰冷的金属货架整齐排列,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闪烁着幽光的装备。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机油和能量核心特有的气息。

     后勤主管是个精瘦干练的中年人名字叫做张峰跃,较为擅长的是铸造武器和维修,在武器上刻画特殊灵禄可以是一些枪械成为简单的灵能武器,张峰跃戴着护目镜,手指灵活地在操作台上点选着。

    他调出林默的身体数据和任务要求,很快,一套深灰色、带有哑光涂层的作战服被机械臂传送出来。

     “特制‘潜蛟III型’作战服,”张峰跃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基础内嵌式能量缓冲层,能有效分散钝击伤害,对低级能量侵蚀和物理穿刺有一定抵抗。

    外层疏水防污涂层,适合丛林环境。

    内置环境监测、短距通讯模块、基础医疗包和定位信标。

    ” 林默迅速换上。

    作战服材质坚韧而富有弹性,完美贴合身体曲线,丝毫不会影响动作,仿佛第二层皮肤。

    肩膀、心口、关节等要害部位摸上去明显更厚实坚硬。

     接着是武器。

    那把陪伴了他多日的训练刀被回收。

    取而代之的,是一柄通体哑黑、造型更加凶悍的直刃长刀。

    刀身比训练刀略宽,更长,刀背厚实,刃口闪烁着幽冷的寒光,靠近刀镡处蚀刻着一个小小的闪电环绕地球的徽记——501局的标志。

     “定制‘破甲者-3型’直刃砍刀,”张峰跃将刀递给林默,“主体高密度合金,刃口掺入微量‘星纹钢’有一定的灵力疏导性,锋利度和保持性极佳。

    刀柄防滑吸汗,内嵌微型能量缓冲结构,能吸收部分反震力。

    刀鞘带快速释放卡扣和基础磁场吸附功能。

    ”他顿了顿,看着林默握刀时自然流露出的沉稳气势,“小子,活着回来,这刀才能算真正开锋。

    ” 林默郑重地接过刀,入手沉甸,重心完美。

    他虚空挥斩几下,破风声更加凄厉尖锐,仿佛空气都被轻易切开。

    他点点头:“谢谢。

    ” 最后是一把造型紧凑、线条流畅的黑色手枪和一个备用弹匣,被塞进腿侧的枪套。

    “‘蜂刺’灵能手枪,”张峰跃言简意赅,“应急用。

    对低级能量生物和实体目标都有一定效果,别太指望,主要靠你手里的大家伙。

    ” 林默将手枪插好,手指拂过冰冷的枪身。

    虽然知道在真正的异界威胁面前,枪械作用有限,但握在手中,依旧带来一种源自现代文明的安全感。

     当林默全副武装,背着“破甲者”战刀,走出装备处时,徐大勇那魁梧的身影已经在集合点等候。

    他身边还站着另外两名队员:一个身材同样高大壮硕,背着一面几乎能遮住半个身子的厚重塔盾,姓名“王刚”,沉默得像块石头;另一个则身形精悍,眼神锐利如鹰隼,腰间插着两把短匕,背负一把造型奇特的折叠弩,叫做孙海佟。

     “磨蹭什么?菜鸟!”徐大勇看到林默,粗声吼道,眼中却并无多少责备,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检查装备!别到了地头才发现刀没开刃!” 林默迅速检查了一遍所有装备接口、卡扣和能量指示。

    王刚和孙海佟的目光也扫过他,带着老兵看新人的评价与评估。

     “报告教官,装备检查完毕!”林默挺直腰板。

     “嗯。

    ”徐大勇满意地点点头,大手一挥,“出发!目标:‘森林哨探’连接点!林默,跟紧我,多看,多听,少废话!记住,你的任务是警戒和采集,不是冲锋!遇到不对劲,立刻示警!” “明白!” 一行人登上基地内部通勤的装甲车,厚重的舱门关闭,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

    车内光线昏暗,只有仪表盘散发着幽幽蓝光。

    徐大勇闭目养神,王刚抱着塔盾如同入定,孙海佟则低头快速检查着弩箭和传感器。

    气氛凝重而肃杀。

     林默靠在冰冷的金属舱壁上,感受着车辆轻微的颠簸。

    他抚摸着腿侧“蜂刺”手枪冰冷的枪身,又握了握背后“破甲者”战刀那粗粝的刀柄。

    真元在体内气旋中缓缓流转,带来温热的暖流,驱散着心中的一丝紧张。

    他闭上眼,回忆着《破锋八式》的每一个发力要点,模拟着可能遇到的战斗场景。

     悬浮车高速行驶,离开了基地主体建筑群,驶入一条深入山腹的隧道。

    隧道两侧是裸露的岩石,只有稀疏的冷光灯提供照明。

    空气变得潮湿阴冷,带着泥土和岩石的气息。

     不知过了多久,车速明显减慢。

    最终,在一个巨大的、仿佛天然溶洞改造而成的转运平台停下。

    平台前方,是一扇异常厚重的、由不知名合金铸造的圆形巨门。

    门上布满了复杂的能量回路和巨大的液压装置,散发着冰冷而压抑的气息。

    门口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