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攻克汜水关

关灯
… 既然人心留不住,那就下海继续浪。

     既然一群群的都想投降,就别怪我不留情面! 虽然徐荣已经有一些谋划,但此刻依旧是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开口道:“我没意见。

    ” “我也没意见。

    ” 董卓在徐荣表态后,果断跟进。

    见众人都表态之后,李肃开口道 “好。

    ” “既然如此,就由我来回信。

    ” 众人对此也没有意见,都点点头。

     于是这场会议就这般潦草的结束。

     回到大营,徐荣隐晦的瞥了一眼董卓,轻轻叹息一声,这剧本真没意思,给自己安排这样的队友,要是能赢就怪了。

     徐荣不怪张辽,毕竟人家差点战死。

     有些抵触很正常,但是李肃和李傕二人,在他看来就是纯粹的软骨仔了。

     而李肃也开始着手调兵事宜,他亲自去到大营从董卓那里取来一份调令,后再让李傕领一支锐士去汜水关将五万兵马带回。

     如此汜水关空虚,正常人都会来偷袭吧? 为此,李肃还打算把自己亲信也就是上次给赵浔送信的信使遣至汜水关,如果汜水关遇袭,也能当做内应打开城门。

     这也算是一件投名状。

     而且,从汜水关调兵之事,董卓、徐荣二人也知晓,放个内应进去,也能获取些情报。

     这些时日,虎牢关内部几名玩家,互不相见,每日只是操练士卒,和打探对方情报,联军在调兵遣将的同时,悄咪的留下一支精骑,由无双将军潘凤率领。

     而在董卓刻意的宣传下,很快司隶诸郡便都知晓董卓与讨董联军立下君子协定,要在虎牢关前一决胜负,这一复古的决斗场面,甚至要追溯到春秋。

     一时间惹得天下人议论纷纷。

     而这是舆论法,虽然效果不会很好,但万一呢,万一联军就守规矩了呢? 对此,赵浔和公孙瓒三人在得知这些消息后,只是哈哈大笑。

     舆论战在古代可没有那么强力的效果。

     而且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强权时代,输家和弱者是没有话语权的。

     时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