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绿皮火车向西行

关灯
送医。

     回到座位上,王胖子才迷迷糊糊地醒来:“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胡八一简单解释了一下。

    王胖子懊恼地说:“哎呀,我怎么就睡这么死呢!都没帮上忙。

    ” Shirley杨笑笑:“你睡得香是好事,后面还有长途要赶呢。

    ” 列车继续向西行驶。

    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化,平原被黄土高原取代。

     那个地质大学的张明又过来串门,和王胖子聊起了西北的风土人情。

     “你们要去昆仑山,可得尝尝当地的青稞酒和牦牛肉。

    ”张明说,“不过青稞酒后劲大,少喝点。

    ” 王胖子一听吃的就来劲:“牦牛肉好吃吗?和普通牛肉有啥不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明笑道:“味道更浓一些,营养价值也高。

    当地牧民还有一种特制的风干牦牛肉,能保存很久,特别适合野外考察带。

    ” 胡八一心里一动:“张同志,您对当地情况这么熟,有没有认识可靠的向导?” 张明想了想:“我倒是有个同学在青海旅游局工作,可以帮你们介绍。

    不过...”他犹豫了一下,“你们真要进昆仑山深处?” 胡八一点头:“工作需要。

    ” 张明压低声音:“那我建议你们找个经验丰富的当地向导,最好是在那一带生活多年的藏族或回族同胞。

    他们熟悉地形,也知道哪些地方...最好不要去。

    ” 胡八一郑重地记下了这个建议。

     列车驶入陕西境内,窗外的景色变成了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

    沟壑纵横,土质疏松,与东部的平原截然不同。

     王胖子看着窗外,感叹道:“咱们国家真是地大物博啊,这一路景色变了好几次了。

    ” 傍晚时分,列车广播通知即将到达西安站,停车20分钟。

     “走,下去活动活动!”王胖子第一个站起来,“坐得我屁股都麻了。

    ” 西安站台上,小贩们兜售着当地特产。

    王胖子买了几肉夹馍和凉皮回来,分给大家。

     “尝尝,西安特色!”王胖子嘴里塞得满满的,“真香!” 胡八一笑着摇头:“胖子,你这胃口真是无敌了。

    ” Shirley杨小口尝着肉夹馍,点点头:“确实很好吃。

    ” 李爱国也过来串门,带来了一个消息:“我刚打听了一下,前面路段前几天暴雨,可能要晚点一段时间。

    ” 胡八一皱眉:“晚点多久?” “说不准,可能两三个小时。

    ”李爱国说,“好在咱们时间还算充裕。

    ” 夜幕再次降临,列车在夜色中继续向西行驶。

     硬座车厢的夜晚很难熬。

    座位不能平躺,很多人只能趴在小桌上打盹。

    王胖子已经睡得东倒西歪,时不时还说几句梦话。

     胡八一和Shirley杨却没什么睡意,借着昏暗的灯光研究地图和星图。

     “看这里,”Shirley杨指着星图上的一个标记,“这个符号和外祖父笔记中的一个标记很像,可能代表某种特殊的地形特征。

    ” 胡八一对照着地图:“如果这个推测正确,那么风蚀谷可能在这个区域...”他的手指落在地图上的一个点。

     突然,车厢那头又传来一阵骚动。

    这次不是有人生病,而是有人在争吵。

     胡八一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学者模样的人正在和几个乘客争论着什么。

     “我去看看。

    ”胡八一站起身。

     走近了才听清,原来那位学者在讲解一些地理知识,但有几个乘客觉得他在吹牛,双方争执起来。

     “你说昆仑山有地下河?骗谁呢!”一个粗壮的汉子嚷嚷着。

     学者模样的人推了推眼镜,不卑不亢地说:“这是科学事实。

    昆仑山脉地质构造特殊,确实存在庞大的地下水资源。

    ” 胡八一心中一动,插话道:“这位先生说得对。

    昆仑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下水富集区,这个有地质勘探数据支持。

    ” 那几个乘客见有人帮腔,嘟囔了几句就走开了。

     学者感激地看向胡八一:“谢谢解围。

    我叫秦瑜,是地质研究所的。

    ” 胡八一心中一震:地质研究所?难道... 他还没来得及细想,列车突然剧烈晃动了一下,随后缓缓停了下来。

     广播响起:“各位旅客请注意,因前方线路故障,列车临时停车,请勿远离座位...” 窗外是一片漆黑,偶尔有远处村庄的零星灯火。

     漫长的西部之旅,才刚刚开始。

    而胡八一不知道的是,这次偶然的停车和邂逅,将会给他们接下来的旅程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喜欢鬼吹灯之昆仑神宫新篇请大家收藏:()鬼吹灯之昆仑神宫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