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额外的“队友”

关灯
不停地记录地质特征:“看!这里的岩层明显是第三纪沉积!那边有典型的花岗岩体!太精彩了!” 胡八一忍不住问:“秦同志,你对昆仑山脉的地质异常现象有研究吗?” 秦瑜推推眼镜:“当然!这是我专门研究的领域!比如着名的昆仑山地磁异常带,还有特殊的地震波传播异常...对了,你们要去哪个区域?” 胡八一含糊道:“主要是东昆仑一带。

    ” 秦瑜眼睛一亮:“东昆仑!那里最神秘!有未经勘探的峡谷和洞穴系统,据说还有地热异常现象!”他忽然压低声音,“甚至有人说那里有时空异常现象。

    ” Shirley杨感兴趣地问:“时空异常?” 秦瑜点头:“有些勘探队报告说,在东昆仑某些区域,仪器会失灵,时间感知也会错乱。

    当然,这可能是高海拔缺氧导致的错觉。

    ” 胡八一与Shirley杨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些描述与鹧鸪哨笔记中的记载很相似。

     中午休息时,秦瑜拿出地质锤和采样袋,开始采集岩石样本。

    王胖子好奇地看:“秦同志,这些石头有什么特别的?” 秦瑜拿起一块黑色岩石:“看!这是典型的玄武岩,但含有异常高的铁镍成分。

    这在昆仑山地区很罕见,通常只在火山活动频繁区域出现。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胡八一心中一动:“这意味着什么?” 秦瑜沉思道:“可能说明这里地质史上发生过特殊事件,或者...有外来物质掺入。

    ”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们听说过昆仑陨石的说法吗?” 众人都摇头。

     秦瑜神秘地说:“有理论认为,昆仑山脉某些特殊地质特征可能源于远古时期的一次陨石撞击。

    但至今没有找到证据。

    ” 胡八一想起鹧鸪哨笔记中提到的“天外之石”,但没有说破。

     下午行进途中,秦瑜的专业知识果然派上用场。

    他识别出一处不稳定的岩层,避免了可能的塌方。

    又通过分析水源矿物含量,找到了更安全的营地位置。

     王胖子私下对胡八一说:“老胡,这小子虽然书呆子气,但确实有点用。

    ” 傍晚扎营时,秦瑜主动帮忙设置科学仪器,测量海拔、气温和地质数据。

    格桑看着他忙碌,对胡八一说:“这个汉人学者虽然吵,但很认真。

    山神喜欢认真的人。

    ” 晚餐后,秦瑜拿出笔记本整理数据,突然说:“奇怪...” “怎么了?”胡八一问。

     秦瑜指着仪器记录:“这里的磁场强度异常高,而且有周期性波动。

    正常情况下不应该这样。

    ” Shirley杨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秦瑜摇头:“不确定。

    可能是地下有特殊矿物,或者是...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地质活动。

    ” 夜深人静时,胡八一发现秦瑜独自坐在帐篷外,对着星空发呆。

     “怎么了秦同志?睡不着?”胡八一走过去问。

     秦瑜轻声道:“胡同志,你们真的只是来做民俗考察吗?” 胡八一心一紧:“为什么这么问?” 秦瑜转头看他:“你们带的装备,特别是那些...特殊装备,不像普通考察队会用的。

    ”他压低声音,“我注意到杨同志包里有张很古老的星图,那是天文考古学的范畴吧?” 胡八一沉默片刻,决定部分坦白:“我们确实有一些跨学科的研究目标。

    但具体内容暂时保密,希望你能理解。

    ” 秦瑜点点头:“明白。

    学术竞争嘛,可以理解。

    ”他忽然笑道,“不过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