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废弃道班

关灯
吉普车沿着山谷缓慢前行,冰川融水形成的小河在右侧潺潺流淌。

    海拔表的指针稳定在四千二百米,但每个人的呼吸仍然粗重——高原的稀薄空气不容小觑。

     “看那边!”开车的李爱国突然指向左前方。

     河谷转弯处,几栋低矮的平房出现在视野中。

    房屋依山而建,大半已经坍塌,残存的墙壁上刷着褪色的标语:“养路光荣,保障畅通”。

    院墙倒塌了大半,院子里长满了荒草。

     “是养路道班。

    ”胡八一精神一振,“今晚可以在这里过夜。

    ” 车辆驶近,道班的破败更加明显。

    主屋的屋顶塌了一半,窗户破碎,门板歪斜地挂着。

    院子里散落着生锈的铁锹、破旧的箩筐和一个报废的柴油发电机。

     王胖子下车打量,失望地咂嘴:“好家伙,这破地方能住人?别晚上塌了把咱们埋里头!” 格桑却露出欣慰的表情:“有墙就比帐篷强。

    这里背风,还有水源。

    ”他指指不远处的小河。

     秦瑜兴奋地拿出相机:“典型的高原废弃建筑!看那墙体构造和材料选择,很有时代特色!” 李爱国检查着房屋结构:“主屋不能用了,但旁边那间工具房还算完整。

    收拾一下能住。

    ” 众人开始清理工具房。

    积了厚厚的灰尘,墙角结着蜘蛛网,但墙壁和屋顶确实还算坚固。

     “快来!”王胖子在主屋门口喊道,“这儿有东西!” 大家凑过去,只见屋内的土炕上竟然铺着发霉的被褥,桌上还摆着几个搪瓷碗,筷子散落一旁。

    墙上的日历停留在1980年6月。

     “像是突然离开的...”Shirley杨轻声道,“连日常用品都没带走。

    ” 胡八一仔细查看:“没有打斗痕迹,物品摆放整齐。

    可能是紧急撤离。

    ” 秦瑜在墙角发现一个铁皮箱,打开后里面是一些文件和工作记录。

    纸张已经发黄脆化,但字迹还能辨认。

     “道班工作日志...”秦瑜小心地翻动着,“最后记录是1980年6月17日:完成K302+500处塌方清理。

    夜间有异响,继续观察。

    ” “异响?”王胖子凑过来,“什么异响?” 秦瑜摇头:“没详细写。

    后面就没了。

    ” 格桑脸色凝重:“老人们说过,这个道班是被山神赶走的。

    ” 李爱国和胡八一检查了整个道班。

    除了主屋和工具房,还有一间厨房和一个小仓库。

    院墙虽然破损,但大体还能提供防护。

     “今晚就住工具房。

    ”胡八一下令,“李大哥检查车辆,胖子生火做饭,其他人收拾住处。

    ” 工具房清理出来后,空间比预想的要大。

    靠墙有一排工具架,地上铺着木板,虽然简陋但干燥结实。

     王胖子在院子的背风处垒起灶台,用带来的干牛粪生火做饭。

    炊烟升起时,荒废的道班终于有了一丝生机。

     秦瑜对那个铁皮箱里的文件产生了浓厚兴趣,借着傍晚的光线仔细研究。

     “有意思...”他喃喃自语,“日志里提到好几次异常现象:指南针失灵、奇怪的声音、还有...光影异常?” 胡八一心中一动:“具体怎么说?” 秦瑜翻着发脆的纸页:“1979年8月记录:连续三夜听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