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上!冲锋!别乱套!

关灯
,才有劲头跟鬼子真刀真枪地干。

     顺溜姐汇报完喜讯,欢欢喜喜地离开了。

     刚走不久,刘大壮也乐呵呵地闯了进来,满脸喜色地说:“排长,天大的好消息!咱们的兵工厂厂房建好了,就等设备进场了!” 这座兵工厂选址在新中村背后的新开山区域,施工进度比预想快了不少。

     多亏了村里乡亲和前来投奔的难民齐心协力,昼夜赶工,才得以如此顺利完工。

     听到这个消息,苏墨眼中也闪过一丝振奋:“太好了!大壮,你现在立刻组织战士和村民,前往马安山路口,把设备运回来!” “那是我托海外华侨几经周折才运到国内的生产线,专门用来组装美式M1加兰德步枪的,必须尽快安装调试!” 系统奖励的装备和器械都会定点存放在指定地点,并不会凭空出现,避免引起他人怀疑。

     而苏墨也早已准备好说辞,对外宣称这是通过秘密渠道从国外引进的生产设备,合情合理。

     那些人正是华侨。

     抗战期间,华侨们对国内的支援从未间断,捐钱、捐物,甚至连武器和飞机都有不少人慷慨解囊。

     所以对于这批兵工厂设备的来历,苏墨自然心中有数。

     刘大壮咧嘴一笑:“嘿嘿嘿,排长,没想到您还认识这么厉害的华侨啊,路子通天啊,真是了不起!” 苏墨没好气地瞪他一眼:“行了行了,少在这儿吹捧,赶紧带人把设备运去兵工厂,抓紧安装调试。

    ” “我可盼着咱们的战士早点用上M1加兰德步枪呢!” “明白!”刘大壮大应一声,转身就跑去忙活了。

     系统奖励的这些设备,安装和调试都不算复杂,只要运到厂里,不出三天就能投入生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到部队即将换装新式步枪,苏墨心里也挺振奋。

     这战斗力,肯定能往上提一大截。

     接连的好消息让他的心情格外舒畅。

     难得清闲,他一边哼着小调,一边踱步到了训练场查看训练情况。

     此刻全营都在紧张操练。

     孙德胜正带着骑兵队练马上劈砍。

     “快!再快点!” “手上的劲儿呢?饭白吃了是吧!” “控缰要稳,出刀要准……” 自从从伪军投诚过来,直接被委任为骑兵队长,孙德胜深知这份信任有多重。

     为了不辜负苏墨,他训练起来格外卖力。

     如今这支骑兵的战力,已经比过去强了不少。

     另一边,杨志华正在指导炮兵测距。

     他举起右手大拇指说道:“很多时候咱们没有专业器材,怎么判断距离和角度?这时候就得靠自己的大拇指。

    ” “这叫‘拇指测距法’,是炮兵最基础的技能之一。

    ” “原理其实不难,就是用一个固定公式,结合参照物,算出目标的实际距离——简单说,就是你闭一只眼,手臂伸直,用拇指对准目标一侧,然后换眼观察,拇指看起来会偏移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乘以十,基本就是目标距离了。

    ” 杨志华出身讲武堂,科班炮兵,教起人来条理清晰,一套一套的。

     苏墨在一旁默默点头。

     当初招揽杨志华,果然是个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