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息兵劫火
关灯
小
中
大
陈墨接过酒爵,酒液里浮着一枚秦国的半两钱:“上将军可知,匈奴单于现在称李牧为‘赵之狼’,却叫您‘秦之虎’?虎狼相争,草原人只会看热闹。
” 白起忽然大笑,震得帐顶的牛皮地图簌簌作响:“所以你想让我给赵国送粮?让我大秦的粟米喂饱未来的敌人?” “不。
”陈墨取出《慎战》篇竹简,翻到“降卒可抚”章节,“是让上将军借我三千石粟米,以‘秦赵同源’的名义,赈济两岸百姓。
”他指了指帐外的星空,“您看,秦赵的士卒抬头望的是同一轮明月,他们的妻儿在等同一颗粟米。
” 白起的手指叩击着酒爵,青铜表面泛起细密的涟漪。
陈墨知道,这位杀人如麻的老将,心底藏着连秦王都不知道的柔软——他的故乡郿县,此刻也在闹蝗灾。
“三千石粟米,”白起忽然开口,“换你腰间的秦国虎符。
” 陈墨一震,手不自觉地摸向虎符。
这是吕不韦给他的信物,象征着“铁鹰剑士”的调兵权。
白起盯着他的眼睛,像盯着战场上的猎物:“放心,我只要虎符,不要你的命。
你拿粮去赈济百姓,我拿符去震慑朝堂——李斯那伙人,该知道谁才是大秦的刀把子。
” 四更天时,陈墨带着运粮车队回到赵营。
赵国工匠看见满载粟米的牛车,有人当场跪地痛哭,有人抓起粟米就往嘴里塞。
阿禾站在粮车前,发间的玉簪折射着星光,忽然让陈墨想起邯郸城破时,她抱着典籍冲出火海的模样。
“知道我为什么愿意帮你吗?”李牧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指着正在分粮的秦赵士卒,“因为我看见,你的‘止杀’不是空谈。
这些粟米,比十万秦军更能瓦解仇恨。
” 陈墨望着月光下的息兵桥,桥基已露出水面,像一条正在苏醒的巨蟒。
他忽然想起白天在秦营看见的《商君书》修订本,里面新增了“民弱国强”的批注,与吕不韦的“民强国强”理念截然对立。
“李将军,”他从袖中取出匈奴单于的议和书,“若秦赵联手击退匈奴,您愿不愿意将胡服骑射的技艺传给秦人?” 李牧挑眉:“你想让秦兵穿上赵人的胡服?” “不是穿胡服,是借胡服的魂。
”陈墨展开《胡服骑射考》,“就像秦人用赵地的柏木筑桥,赵人用秦地的青铜铸
” 白起忽然大笑,震得帐顶的牛皮地图簌簌作响:“所以你想让我给赵国送粮?让我大秦的粟米喂饱未来的敌人?” “不。
”陈墨取出《慎战》篇竹简,翻到“降卒可抚”章节,“是让上将军借我三千石粟米,以‘秦赵同源’的名义,赈济两岸百姓。
”他指了指帐外的星空,“您看,秦赵的士卒抬头望的是同一轮明月,他们的妻儿在等同一颗粟米。
” 白起的手指叩击着酒爵,青铜表面泛起细密的涟漪。
陈墨知道,这位杀人如麻的老将,心底藏着连秦王都不知道的柔软——他的故乡郿县,此刻也在闹蝗灾。
“三千石粟米,”白起忽然开口,“换你腰间的秦国虎符。
” 陈墨一震,手不自觉地摸向虎符。
这是吕不韦给他的信物,象征着“铁鹰剑士”的调兵权。
白起盯着他的眼睛,像盯着战场上的猎物:“放心,我只要虎符,不要你的命。
你拿粮去赈济百姓,我拿符去震慑朝堂——李斯那伙人,该知道谁才是大秦的刀把子。
” 四更天时,陈墨带着运粮车队回到赵营。
赵国工匠看见满载粟米的牛车,有人当场跪地痛哭,有人抓起粟米就往嘴里塞。
阿禾站在粮车前,发间的玉簪折射着星光,忽然让陈墨想起邯郸城破时,她抱着典籍冲出火海的模样。
“知道我为什么愿意帮你吗?”李牧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指着正在分粮的秦赵士卒,“因为我看见,你的‘止杀’不是空谈。
这些粟米,比十万秦军更能瓦解仇恨。
” 陈墨望着月光下的息兵桥,桥基已露出水面,像一条正在苏醒的巨蟒。
他忽然想起白天在秦营看见的《商君书》修订本,里面新增了“民弱国强”的批注,与吕不韦的“民强国强”理念截然对立。
“李将军,”他从袖中取出匈奴单于的议和书,“若秦赵联手击退匈奴,您愿不愿意将胡服骑射的技艺传给秦人?” 李牧挑眉:“你想让秦兵穿上赵人的胡服?” “不是穿胡服,是借胡服的魂。
”陈墨展开《胡服骑射考》,“就像秦人用赵地的柏木筑桥,赵人用秦地的青铜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