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金殿血鉴

关灯
第十八章金殿血鉴 秦昭王五十年夏五月廿七,咸阳宫的青铜门在晨雾中缓缓开启。

     陈墨随子楚踏入朝堂时,手中“止杀剑”的剑鞘折射着朝阳,秦篆“止杀”二字与赵文“无衣”并列,在廊柱间投下斑驳光影。

    李斯站在廷尉署队列中,目光阴鸷如鹰,落在他腰间的楚国密信上。

     “陛下,”陈墨伏地叩首,将染血的密信与“止杀剑”呈上,“昨夜相府遇刺,刺客所用毒器与楚地‘断情’毒如出一辙,更搜出密信——”他朗声道,“楚系外戚与铁血派勾结,欲废质子子楚,立成蟜为嗣!” 殿中哗然。

    华阳夫人的玉镯“当啷”坠地,碎成三段。

    秦王盯着密信上的楚文,手指在龙榻边缘敲出急促的节奏——那是当年与楚怀王会盟时留下的习惯。

     “陈墨,”李斯越众而出,“空口无凭,竟敢构陷楚系!”他指了指“止杀剑”,“此剑混用秦赵之术,分明是代郡余孽的谋反铁证!” “李廷尉可知,”子楚忽然开口,从袖中取出工室老匠的联名状,“咸阳工室三百工匠愿为‘止杀剑’作证,此剑熔铸七国精铁,乃天下共主之象!” 秦王接过联名状,看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工匠手印,其中既有秦地“工师”,也有赵地“冶尹”。

    他忽然想起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开春》篇:“开春始雷,则蛰虫动矣。

    时雨降,则草木育矣。

    ”心中一动,目光转向陈墨胸前的胎记。

     “传咸阳工室令。

    ”秦王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罕见的柔和。

     工室令步入殿中,苍老的面孔上刻着秦赵两国的风霜:“陛下,此剑用代郡百炼钢为脊,蜀地淬火法为刃,赵地芦苇席为鞘骨,秦篆赵文为铭记。

    ”他指了指剑鞘内侧的细小纹路,“这是用陈司马改良的‘准星’刻度,可测算弩箭射程——” “够了!”李斯厉声打断,“陛下,工匠贱民之言岂可轻信?代郡余孽陈墨分明是要借此剑动摇秦法根基!” 陈墨直视李斯,忽然解下剑鞘,露出剑身上的蝌蚪文——那是夏商周三代的古文字,刻着“天下大同”四字:“李廷尉可知,此乃禹王铸鼎时的文字?秦赵楚燕,皆属华夏,文字同源,兵器同炉,此剑正是天命所归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