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五对轮的怒吼
关灯
小
中
大
国装甲兵的象征,也曾大量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
在2000年这个时间点,59式在主流战场上早已落后,但在一些经费紧张、冲突强度不高的地区,它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地面力量。
如何让这些“老家伙”重新焕发生机,是许多国家头疼的问题。
一个大胆至极、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计划,如同闪电般劈开了他脑海中的迷雾。
他立刻行动起来,在资料室里翻箱倒柜,找来了大幅的绘图纸、几支削好的铅笔、一块边缘已经磨损的木制三角板和半圆仪。
他将图纸铺在满是灰尘的桌面上,用几本厚重的技术手册压住角落。
深吸一口气,前世那些关于坦克设计、装甲防护、火力升级的海量知识,如同解除了封印的洪流,与他刚刚接受的这个时代、这个工厂的现实条件疯狂地碰撞、融合。
铅笔尖落在雪白的图纸上,发出稳定而持续的“沙沙”声。
这声音在寂静的资料室里,如同春蚕食叶,又如同战鼓前奏。
他画的不是简单的加装反应装甲或者换门火炮。
他勾勒的,是一次从内到外、脱胎换骨的“魔改”! 首先是最基本的车体防护。
他摒弃了单纯挂装爆炸式反应装甲的思路,那对59式的基础结构负担太重。
他设计了一种由外层均质钢板、中间层陶瓷复合板、内层背板组成的模块化复合装甲块,可以通过螺栓和焊接的方式,重点加强车体首上和炮塔正面。
陶瓷复合板的具体成分和烧结工艺,他依据这个时代可能获取的材料,写下了一连串看似异想天开却又逻辑严密的配方和参数。
其次是火力系统。
原装的100毫米线膛炮必须淘汰。
他选择了西方标准的105毫米线膛炮作为升级方向,这型炮弹药来源相对广泛,威力足够。
但他不打算直接引进炮管,那太贵。
他在图纸旁详细标注了如何利用719厂现有的100毫米炮管毛坯,通过特殊的“自紧工艺”和重新拉制膛线,来达到接近105毫米炮性能的改造方案。
自紧工艺的压力曲线、温度控制要点,被他一一列出。
火控系统是灵魂。
没有先进的数字计算机?没关系。
他设计了一套基于民用级英特尔8086处理器和简易陀螺仪传感器的“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架构。
他甚至在图纸的空白处,开始勾勒电路板草图,编写最核心的弹道解算算法
在2000年这个时间点,59式在主流战场上早已落后,但在一些经费紧张、冲突强度不高的地区,它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地面力量。
如何让这些“老家伙”重新焕发生机,是许多国家头疼的问题。
一个大胆至极、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计划,如同闪电般劈开了他脑海中的迷雾。
他立刻行动起来,在资料室里翻箱倒柜,找来了大幅的绘图纸、几支削好的铅笔、一块边缘已经磨损的木制三角板和半圆仪。
他将图纸铺在满是灰尘的桌面上,用几本厚重的技术手册压住角落。
深吸一口气,前世那些关于坦克设计、装甲防护、火力升级的海量知识,如同解除了封印的洪流,与他刚刚接受的这个时代、这个工厂的现实条件疯狂地碰撞、融合。
铅笔尖落在雪白的图纸上,发出稳定而持续的“沙沙”声。
这声音在寂静的资料室里,如同春蚕食叶,又如同战鼓前奏。
他画的不是简单的加装反应装甲或者换门火炮。
他勾勒的,是一次从内到外、脱胎换骨的“魔改”! 首先是最基本的车体防护。
他摒弃了单纯挂装爆炸式反应装甲的思路,那对59式的基础结构负担太重。
他设计了一种由外层均质钢板、中间层陶瓷复合板、内层背板组成的模块化复合装甲块,可以通过螺栓和焊接的方式,重点加强车体首上和炮塔正面。
陶瓷复合板的具体成分和烧结工艺,他依据这个时代可能获取的材料,写下了一连串看似异想天开却又逻辑严密的配方和参数。
其次是火力系统。
原装的100毫米线膛炮必须淘汰。
他选择了西方标准的105毫米线膛炮作为升级方向,这型炮弹药来源相对广泛,威力足够。
但他不打算直接引进炮管,那太贵。
他在图纸旁详细标注了如何利用719厂现有的100毫米炮管毛坯,通过特殊的“自紧工艺”和重新拉制膛线,来达到接近105毫米炮性能的改造方案。
自紧工艺的压力曲线、温度控制要点,被他一一列出。
火控系统是灵魂。
没有先进的数字计算机?没关系。
他设计了一套基于民用级英特尔8086处理器和简易陀螺仪传感器的“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架构。
他甚至在图纸的空白处,开始勾勒电路板草图,编写最核心的弹道解算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