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负重轮之谜

关灯
发动机的咆哮声还在车间里隐隐回荡,激励着每一个人。

    然而,当改造完成的动力包被小心翼翼地下放,与经过切割焊接、焕然一新的车体结合,并安装上那台历经磨难终于自紧成功的105毫米炮管和初步成型的炮塔后,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在第一次进行底盘行走测试时,突兀地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悬挂系统。

     59式坦克采用的是传统的扭杆式独立悬挂,每侧五个负重轮,利用一根长长的扭力杆的扭转弹性来缓冲地面冲击。

    结构简单,坚固可靠,是经过战火考验的设计。

    陈北玄在设计“沙漠之狐”时,为了控制成本和周期,并未对悬挂主体结构进行大的改动,只是根据预估增加的重量,重新计算并定制了更粗壮、刚性更强的扭力杆。

     但是,当临时安装上履带,在车间外相对平整的空地上进行低速行驶测试时,问题出现了。

     坦克行驶起来异常颠簸,尤其是在压过一些小石子或地面不平处时,车体的纵向和横向晃动都非常明显,远不如原版59式平稳。

    坐在车里的测试员被颠得七荤八素,负责观察的王师傅和张工等人,眉头也紧紧锁了起来。

     “不对劲!”王师傅围着停下来的坦克转了一圈,用手敲了敲几个负重轮,“这晃得也太厉害了,像坐在浪头上。

    真要是跑起来,别说瞄准,里面的人都能给颠散架喽!” 张工也蹲下身,检查着扭力杆的固定座和平衡肘:“新换的扭杆刚性是够了,按理说应该更‘硬朗’,不该这么晃啊。

    ” 问题被迅速汇报给了陈北玄。

    他刚从火控系统联调的战场上下来,脸上还带着一丝倦意,但听到汇报后,眼神立刻变得锐利。

    他来到现场,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亲自爬进驾驶舱,让测试员开着车,在空地上又以各种速度行驶了几圈。

     颠簸感确实非常明显,尤其是高频的细小振动,几乎毫无过滤地传入了车体。

    这绝不仅仅是舒适性的问题,它会严重影响行进间射击的精度,甚至导致精密设备(比如他正在攻关的火控系统)因振动而损坏。

     车停稳后,陈北玄跳下来,示意工人们将一侧的履带拆下。

    他拿着工具,亲自测量每一个负重轮与诱导轮、主动轮之间的相对位置,检查每一个平衡肘的摆动角度和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