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订单与新生

关灯
作的工人们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面面相觑,随即爆发出更大的欢呼声,工具被抛向空中,安全帽在地上滚动。

     宿舍区里,正在为前途发愁的工人家属们,听到广播里周卫国那激动得变调的正式宣布后,女人们抱在一起又哭又笑,孩子们虽然不明所以,但也跟着雀跃不已。

     厂区道路上,几个正在打扫卫生的退休老工人,听到消息后,愣在原地,随即老泪纵横,对着厂部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绝望的寒冬已经过去,新生的春天,终于降临在这片几乎被遗忘的土地上。

     合同签署的第二天,那笔50万美元的预付款,就如同救命的甘霖,迅速到账,并通过部里的特别渠道,兑换成了人民币。

     周卫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补发全厂拖欠了数月的工资! 财务科那间小小的办公室,从未如此热闹过。

    工人们排着长队,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从窗口接过那叠沉甸甸的、带着油墨香的钞票。

    有人反复数着,有人小心翼翼地揣进贴身的衣兜,还有人当场就抽出一部分,让身边的工友作证,要去还给之前借钱的商店老板。

     “老王,晚上我家包饺子!一定来啊!” “李婶,明天我就去把娃的学费交了!” “这下好了,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了!”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新生活的憧憬。

    工厂的凝聚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然而,作为这一切的主导者,陈北玄却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在周卫国的办公室里,他看着窗外厂区里洋溢的喜庆气氛,眉头却微微蹙起。

     “小陈,怎么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周卫国注意到他的神情,关切地问道。

    他现在对陈北玄的意见重视无比。

     “厂长,订单是拿到了,但这只是开始。

    ”陈北玄转过身,语气严肃,“50辆坦克的改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以我们厂现在的生产条件、设备状态和人员技术储备,想要按时、保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