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非对称合作
关灯
小
中
大
图书馆三楼东侧,社科文献阅览区。
时间刚过下午五点,夕阳的光线透过高大的窗户,在蒙尘的书架间切出几道昏黄的光柱。
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和油墨的味道,寂静得能听见灰尘漂浮的声音。
这里的摄像头只有一个,对着入口方向,如同周屿所说,是个监控的盲区。
林见清到的时候,周屿已经在了。
他坐在最里面一张靠墙的长桌旁,面前摊开着一本厚重的《刑事证据法学》,手边却放着他的平板电脑和一台轻薄的便携式显示器。
屏幕亮着,上面是林见清完全看不懂的波形图和数据流。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算是打过招呼。
林见清在他对面坐下,没有寒暄,直接从书包里拿出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面装着一页A4纸的复印件。
那是楚雅“遗书”的复印件,字迹工整,措辞绝望,但关键不在于内容。
“笔迹鉴定报告,在我父亲锁起来的旧档案袋里找到的。
”林见清将文件袋推过去,声音压得很低,“官方结论是‘符合楚雅笔迹’,但报告备注里有一行小字,注明‘送检原件存在轻微复印失真,建议有条件时复核原件’。
” 周屿接过文件袋,并没有立刻去看里面的内容,而是先戴上了一副薄薄的黑色手套,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抽出复印件,平铺在桌面上。
他的动作严谨得像在对待一件出土文物。
“原件失踪了。
”林见清补充道,“档案袋里只有这份复印件。
当年的办案人员,要么调走,要么退休了。
” 周屿的指尖在复印件上那个着名的绝望结尾——“这个世界已无我容身之处”——轻轻划过。
他看得极其专注,不是在阅读文字,更像是在扫描。
“OCR(光学字符识别)初步分析,”他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字形结构高度稳定,笔画间缺乏自然书写应有的力度变化和轻微抖动。
像……” 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一个更准确的词。
“像打印出来的。
” 林见清感觉背脊窜过一丝寒意。
“你是说,这份遗书,是有人模仿楚雅的笔迹,写出来再复印,或者干脆就是打印的?” “概率分别为67.4%和28.1%。
”周屿的视线终于从复印
时间刚过下午五点,夕阳的光线透过高大的窗户,在蒙尘的书架间切出几道昏黄的光柱。
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和油墨的味道,寂静得能听见灰尘漂浮的声音。
这里的摄像头只有一个,对着入口方向,如同周屿所说,是个监控的盲区。
林见清到的时候,周屿已经在了。
他坐在最里面一张靠墙的长桌旁,面前摊开着一本厚重的《刑事证据法学》,手边却放着他的平板电脑和一台轻薄的便携式显示器。
屏幕亮着,上面是林见清完全看不懂的波形图和数据流。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算是打过招呼。
林见清在他对面坐下,没有寒暄,直接从书包里拿出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面装着一页A4纸的复印件。
那是楚雅“遗书”的复印件,字迹工整,措辞绝望,但关键不在于内容。
“笔迹鉴定报告,在我父亲锁起来的旧档案袋里找到的。
”林见清将文件袋推过去,声音压得很低,“官方结论是‘符合楚雅笔迹’,但报告备注里有一行小字,注明‘送检原件存在轻微复印失真,建议有条件时复核原件’。
” 周屿接过文件袋,并没有立刻去看里面的内容,而是先戴上了一副薄薄的黑色手套,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抽出复印件,平铺在桌面上。
他的动作严谨得像在对待一件出土文物。
“原件失踪了。
”林见清补充道,“档案袋里只有这份复印件。
当年的办案人员,要么调走,要么退休了。
” 周屿的指尖在复印件上那个着名的绝望结尾——“这个世界已无我容身之处”——轻轻划过。
他看得极其专注,不是在阅读文字,更像是在扫描。
“OCR(光学字符识别)初步分析,”他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字形结构高度稳定,笔画间缺乏自然书写应有的力度变化和轻微抖动。
像……” 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一个更准确的词。
“像打印出来的。
” 林见清感觉背脊窜过一丝寒意。
“你是说,这份遗书,是有人模仿楚雅的笔迹,写出来再复印,或者干脆就是打印的?” “概率分别为67.4%和28.1%。
”周屿的视线终于从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