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暗示的涟漪
关灯
小
中
大
图书馆的闭馆音乐轻柔地回荡,林见清和周屿却仍坐在原处,屏幕的光映着他们凝重的脸。
那条来自“M”的短信像一枚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正无声扩散。
“重新评估。
”周屿重复了一遍他的话,指尖在触摸板上滑动,调出的不再是简单的行为轨迹,而是更深层的数据关联图。
“张薇,女,十八岁,来自临江市。
高考成绩优异,无重大疾病史。
入学心理测评显示轻微适应性障碍,分值在正常区间。
” 一切看起来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但这里,”他放大一张宿舍楼层的平面图,标注出张薇夜间站立的位置,“坐标精准。
每晚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扇窗前,误差不超过三分钟。
像……” “像在执行指令。
”林见清接话,声音低沉。
这种感觉太熟悉了,一种被无形之手操控的轨迹。
陈默的影子,似乎从未远离。
“需要更近距离的观察。
”周屿合上电脑,“仅凭监控,无法判断她的意识状态,也无法获取环境中的生物或化学信号。
” 林见清明白他的意思。
数据分析有其边界,面对可能涉及深层心理或精密科技的情况,现场的、人的观察不可或缺。
第二天,午休时间。
林见清以“学生会心理部新生关怀随访”的正当理由,敲响了张薇宿舍的门。
开门的是一个圆脸女生,看起来活泼开朗。
宿舍是标准的四人间,此刻只有她和另一个戴着耳机看书的女生在。
“找张薇啊?她好像去图书馆了。
”圆脸女生热情地说,“学姐有什么事吗?我们可以转达。
” 林见清的视线快速扫过室内。
靠窗的那个床位,书桌整洁得近乎刻板,书籍按高矮顺序排列,笔筒里的笔颜色统一,连床铺的褶皱都透着一丝不苟。
这与旁边另外三个略显凌乱、充满个人色彩的床位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过度的秩序感,在某些情况下,本身就是一种应激反应或心理控制的表征。
“没什么大事,就是例行随访,了解一下新生适应情况。
”林见清微笑着,目光不经意般落在张薇的书桌上。
一本文科基础教材下,压着一本露出边角的、封面没有任何文字的黑色笔记本。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种款式的笔记本……
那条来自“M”的短信像一枚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正无声扩散。
“重新评估。
”周屿重复了一遍他的话,指尖在触摸板上滑动,调出的不再是简单的行为轨迹,而是更深层的数据关联图。
“张薇,女,十八岁,来自临江市。
高考成绩优异,无重大疾病史。
入学心理测评显示轻微适应性障碍,分值在正常区间。
” 一切看起来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但这里,”他放大一张宿舍楼层的平面图,标注出张薇夜间站立的位置,“坐标精准。
每晚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扇窗前,误差不超过三分钟。
像……” “像在执行指令。
”林见清接话,声音低沉。
这种感觉太熟悉了,一种被无形之手操控的轨迹。
陈默的影子,似乎从未远离。
“需要更近距离的观察。
”周屿合上电脑,“仅凭监控,无法判断她的意识状态,也无法获取环境中的生物或化学信号。
” 林见清明白他的意思。
数据分析有其边界,面对可能涉及深层心理或精密科技的情况,现场的、人的观察不可或缺。
第二天,午休时间。
林见清以“学生会心理部新生关怀随访”的正当理由,敲响了张薇宿舍的门。
开门的是一个圆脸女生,看起来活泼开朗。
宿舍是标准的四人间,此刻只有她和另一个戴着耳机看书的女生在。
“找张薇啊?她好像去图书馆了。
”圆脸女生热情地说,“学姐有什么事吗?我们可以转达。
” 林见清的视线快速扫过室内。
靠窗的那个床位,书桌整洁得近乎刻板,书籍按高矮顺序排列,笔筒里的笔颜色统一,连床铺的褶皱都透着一丝不苟。
这与旁边另外三个略显凌乱、充满个人色彩的床位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过度的秩序感,在某些情况下,本身就是一种应激反应或心理控制的表征。
“没什么大事,就是例行随访,了解一下新生适应情况。
”林见清微笑着,目光不经意般落在张薇的书桌上。
一本文科基础教材下,压着一本露出边角的、封面没有任何文字的黑色笔记本。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种款式的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