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龙榻下的“合伙人”与宫门外的王叔

关灯
朝立国不久,先帝在位时虽屡有征伐,但国库并不充盈,这也是高文远之流能贪墨河工款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新帝登基,根基未稳,强敌便兵临城下,简直是内忧外患一齐爆发! 她瞬间理解了楚凌霄为何如此急切。

    这不仅关乎边关安危,更关乎朝局稳定! “消息确实?”苏晓月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军报在此,上有北境都督府印信,做不得假。

    ”楚凌霄从袖中取出一封插着羽毛的信函,由王德接过,呈给苏晓月。

     苏晓月快速浏览了一遍,上面言辞激烈,描述了戎狄骑兵的凶悍和边关的紧张气氛,请求朝廷速发援兵,拨付粮饷。

     “摄政王意下如何?”她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问题抛了回去。

    这是试探,也是了解对方立场和朝中力量对比的机会。

     楚凌霄似乎早就料到她会这么问,毫不犹豫地回答:“戎狄凶悍,且新君上位,士气正盛。

    和亲纳贡,断不可行,有辱国体!臣主张,战!” 一个“战”字,掷地有声,带着军人特有的铁血和决绝。

     “如何战?”苏晓月追问,“国库空虚,粮饷何来?援兵何来?将领何人?” 她问的,全是核心问题。

     楚凌霄看着她,目光深邃:“粮饷之事,需户部尽快筹措。

    援兵,可从京畿大营及临近州府调拨。

    至于将领……”他顿了顿,声音平稳却带着无形的压力,“若陛下信得过,臣,愿亲自前往雁门关,督师御敌。

    ” 他要亲自去! 苏晓月心中一震。

    楚凌霄若离京,朝中权力必然出现真空,太后和高家定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大肆扩张势力。

    但反过来想,这对自己而言,何尝不是一个机会?一个摆脱他近距离压制、暗中发展自己力量的机会? 而且,他主动请缨,是将最大的军功和风险一并揽了过去。

    打赢了,他权势更盛;打输了,他首当其冲。

     这是一把双刃剑。

     “摄政王忠心为国,朕心甚慰。

    ”苏晓月斟酌着词句,“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

    明日一早,召集内阁及六部主官,廷议此事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没有立刻同意,也没有反对,而是用了标准的“流程化”处理方式——开会讨论。

    这既能拖延时间,让她了解更多信息,也能避免在仓促间做出可能不利于自己的决定。

     楚凌霄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似乎想从她平静的脸上看出些什么,最终点头:“陛下圣明。

    那臣明日便在朝会上,静候陛下圣裁。

    ” 他没有坚持,行礼后便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去,仿佛他深夜前来,真的只是为了汇报军情。

     直到楚凌霄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殿外,苏晓月才缓缓松了口气,后背已然湿透。

    与楚凌霄的每一次交锋,都耗费巨大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