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老子种的不是菜,是命

关灯
nm左右,勉强接近藻类光合作用吸收峰。

     我把棱镜卡在缝隙,调整角度,一束微弱的蓝光斜射进来,照在营养膏空管内壁上。

     人工光源模拟器,启动。

     接下来是最难的部分:中和剂。

     β7藻池酸化,必须补钙。

     碳酸钙最稳,可这里连块石头都没有。

     我闭眼回忆广寒宫结构图——西翼三层,β7区外围有过道维修层,上次路过时看到过施工残留的月壤混凝土碎块,那是基地早期建设用的本地材料,掺了大量钙铝硅酸盐。

     有没有可能…… 我猛地抬头看向机械臂回收口——那个银色臂膀缩回去时,夹缝里似乎卡着一小片灰白色残渣! 我扑过去,手指伸进狭窄的滑道,用力抠挖。

     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带出指甲盖大小的一块粉末状碎屑。

     我舔了一下,咸涩中带点碱味——含钙量至少18%! 希望炸裂。

     我掏出太阳能板残片——那是上次系统自检时掉落的一角,表面还连着微型整流电路。

     把它对准棱镜折射进来的光束,焦点慢慢汇聚。

     三分钟后,一点白烟升起,碎屑开始烧结,表层熔融后析出一层雪白粉末。

     粗提氧化钙成功。

     我用嘴哈气,让水雾凝在舱壁上,再蘸着指头写公式: CaO+H?O→Ca(OH)? pKb=2.43,溶解度0.173g/100ml,缓释可控 够用了。

     我把粉末混进剩下的营养膏残液,调成浑浊悬浊液,倒进空管,做成简易滴定瓶。

     然后深呼吸,用脉搏计时——每分钟72次,六次呼吸约十秒。

     我一边数,一边模拟注入速率,测算中和梯度。

     数据出来了。

     我在满是水汽的舱壁上写下最终方案,字迹歪斜却清晰: 初始pH=6.1,预测崩塌时间T+168h(7天) 建议注入Ca2+浓度≥1.2g/L,持续72小时 优先启用南侧备用注入管路,避免主循环扰动菌群 ——否则,你们所有人,包括那位高冷的嫦娥小姐,都会憋死在自己造的坟墓里。

     最后,我捡起一块碎玻璃,在墙上投下一枚光影。

     那影子,是犁地的农夫,弯腰,推手,深耕。

     我对着天花板笑:“你们的系统讲规矩,我的办法讲活命——选一个吧!” 空气死寂。

     三分钟,五分……就在我以为他们要无视时,广播响了。

     青鸾的声音再度响起,依旧柔和,却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 “数据……吻合主控历史阈值。

    误差小于0.3%。

    你从未接触过本系统,为何能推演出最优解?” 我没回答。

     只是举起手掌,让那束蓝光穿过指缝,影子落在墙上—— 一个沉默的农夫,正在翻土。

     “因为我种过的地,”我低声说,“比你们写的代码还多。

    ” “而病毒……从不会救宿主。

    ” “我可不是来感染你们的。

    ” “我是来——续命的。

    ” 话音落下,整个隔离舱陷入黑暗。

     一秒,两秒…… 忽然,头顶传来一声极轻的液压泄压声。

     像是命运,松开了第一道锁。

     清晨,隔离舱门无声开启。

     我没有冲出去,而是静静坐着,等机械臂再次送来营养膏——这次是淡黄色的,味道稍微好点。

     我知道…… 喜欢我在月宫娶了嫦娥请大家收藏:()我在月宫娶了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