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金文初识:刻在青铜上的“老朋友圈”
关灯
小
中
大
经过甲骨占卜那场“蒙混过关”,马骥的处境总算松快了些——至少门外的看守不再像盯贼似的瞪着他,只要有姜禾陪着,他能在作坊区里多转几圈,不用整天闷在土屋啃硬饼子。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作坊里的炉火暂歇,工匠们趁着凉快整理工具,马骥便拉着姜禾往堆放成品的角落走,美其名曰“观摩圣器”,实则是想趁机摸一摸那些带着千年历史温度的青铜器。
作坊角落堆着好几件刚铸好的器物:有圆口方腹的鼎,有带提梁的卣,还有一件敞口带耳的青铜簋(guǐ),表面还沾着没打磨干净的陶范碎屑,泛着生铜特有的暗绿色。
马骥蹲下来,手指轻轻碰了碰簋的腹部,冰凉的金属触感顺着指尖传来,他忍不住啧啧:“这手感,比博物馆里隔着玻璃看带劲多了!” 姜禾站在旁边,见他对着铜簋一脸稀罕,便用手指了指簋腹内壁,又做了个“划刻”的动作。
马骥顺着她的手势往里看,顿时眼睛一亮——内壁上刻着几行弯弯曲曲的符号,有的像画,有的像简化的线条,凑在一起倒有种说不出的规整感。
“这是……铭文?”马骥心里一动,大学时逛博物馆,讲解员说过商朝青铜器上的铭文叫“金文”,大多是记录祭祀、赏赐、战争这些大事的。
他凑得更近了些,借着头顶的天光仔细辨认,忽然觉得胸口的挂坠微微发烫,像是有股微弱的暖意顺着布料渗出来——上次认甲骨裂纹时也有这感觉,难不成这挂坠还能帮着“解码”老文字? 借着这股“助力”,马骥盯着那些符号琢磨起来:最开头那个符号,像个侧身站立的人,手里举着个类似斧钺的东西,线条刚硬,透着股威严。
他心里打鼓:“这不会是‘王’字吧?博物馆里好像见过类似的象形字。
”他指着那个符号,试探着对姜禾说:“王?” 姜禾眼睛猛地睁大,惊讶地看着他,然后用力点头,嘴里还发出一个短促的音节,像是在确认。
马骥顿时来了劲,又指着旁边一个符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作坊里的炉火暂歇,工匠们趁着凉快整理工具,马骥便拉着姜禾往堆放成品的角落走,美其名曰“观摩圣器”,实则是想趁机摸一摸那些带着千年历史温度的青铜器。
作坊角落堆着好几件刚铸好的器物:有圆口方腹的鼎,有带提梁的卣,还有一件敞口带耳的青铜簋(guǐ),表面还沾着没打磨干净的陶范碎屑,泛着生铜特有的暗绿色。
马骥蹲下来,手指轻轻碰了碰簋的腹部,冰凉的金属触感顺着指尖传来,他忍不住啧啧:“这手感,比博物馆里隔着玻璃看带劲多了!” 姜禾站在旁边,见他对着铜簋一脸稀罕,便用手指了指簋腹内壁,又做了个“划刻”的动作。
马骥顺着她的手势往里看,顿时眼睛一亮——内壁上刻着几行弯弯曲曲的符号,有的像画,有的像简化的线条,凑在一起倒有种说不出的规整感。
“这是……铭文?”马骥心里一动,大学时逛博物馆,讲解员说过商朝青铜器上的铭文叫“金文”,大多是记录祭祀、赏赐、战争这些大事的。
他凑得更近了些,借着头顶的天光仔细辨认,忽然觉得胸口的挂坠微微发烫,像是有股微弱的暖意顺着布料渗出来——上次认甲骨裂纹时也有这感觉,难不成这挂坠还能帮着“解码”老文字? 借着这股“助力”,马骥盯着那些符号琢磨起来:最开头那个符号,像个侧身站立的人,手里举着个类似斧钺的东西,线条刚硬,透着股威严。
他心里打鼓:“这不会是‘王’字吧?博物馆里好像见过类似的象形字。
”他指着那个符号,试探着对姜禾说:“王?” 姜禾眼睛猛地睁大,惊讶地看着他,然后用力点头,嘴里还发出一个短促的音节,像是在确认。
马骥顿时来了劲,又指着旁边一个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