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道法自然?不如躺平!

关灯
不抢,不怒不怨,方得自在逍遥!您看这天上的云,想飘就飘,想散就散;地上的花,想开就开,想落就落,何曾见它们努力过?这就是‘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啊!” 道家老者捻着胡须,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无为”的意思,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味。

    道家提倡的“无为”,是顺应天道规律,不妄为、不胡为,从而达到“无不为”的境界,是一种极高明的积极哲学,怎么到了这小子嘴里,变成了消极避世、懒惰懈怠的借口了?还“躺平”?这词听着就透着股懒散劲儿,跟“圣人处无为之事”差远了! 一个年轻弟子好奇地问:“先生之意,莫非是教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什么都不用做?” “哎!话不能这么说!”马骥一副“你悟性不够”的表情,赶紧解释,“这叫降低预期,减少消耗,保持情绪稳定,聚焦核心需求!是一种高级的生活智慧!比如劳作,不必太过拼命,完成该做的就行,不用追求做得多好;名利那些东西,都是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必强求;要是有人跟你争执,别跟他吵,浪费时间还生气,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乃‘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实践版啊!” 他越说越觉得自己深刻,甚至开始引(曲)用(解)经典来佐证自己的“躺平论”,把从网上看来的“躺平金句”,套上道家的壳子往外说。

     老者听得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渐渐沉了下来。

    他修行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把道家思想解读成“养生懒汉指南”,这简直是对“道”的误解和亵渎!“无为”不是无所作为,是不做违背天道和人性的事;“道法自然”是顺应规律,不是放任自己偷懒!这小子怎么就只听进去“不折腾”,没听进去“顺规律”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一个弟子迟疑道:“然则,若人人皆如先生所言‘躺平’,则田亩谁来耕种?城池谁来守卫?学问谁来钻研?天下岂不是要乱了?” 马骥大手一挥,信心满满,觉得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放心!总有人不想躺的!有人就喜欢种地,有人就喜欢打仗,有人就喜欢琢磨学问,咱们要尊重多样性!只要有一部分人躺平,就能有效降低社会竞争的烈度,为那些想奋斗的人腾出更多空间,间接促进社会和谐!这叫……嗯,‘生态位差异化’!”他又开始乱扔现代术语,完全不管对方听不听得懂。

     “生态位……”老者彻底听不下去了。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里的无奈,试图把话题拉回正轨:“这位小友,老夫所言‘无为’,并非无所作为,乃是不妄为、不胡为,顺应天道人心……” “我懂我懂!”马骥抢过话头,一副“你不用解释我都明白”的样子,打断了老者的话,“就是‘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嘛!心里别老惦记着功名利禄那些破事,状态放松了,灵感自然就来了!就像我们那儿的‘佛系青年’,差不多就这个意思!讲究一个随缘、都行、没关系!比如工作……呃,劳作累了,就歇会儿;饿了,就吃点东西;困了,就睡一觉,不用勉强自己!” “佛系?”老者及其弟子再次陷入知识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