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函谷关外:望山河一统

关灯
入秋后的一天,营里传来消息——要抽调一部分役夫,跟着运输队往东部边境送粮草和兵器,必经之路就是函谷关。

    马骥和黑娃都被选上了,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开营地,心里又兴奋又紧张。

     运输队有五十多辆马车,每辆车上都装满了粮袋和兵器,周围有二十多个士兵护卫,个个腰佩长剑,眼神警惕。

    马骥坐在一辆马车上,手里抓着车辕,看着路边的景色——从关中平原到崤山,地势越来越陡,路边的树木也越来越少,空气里渐渐多了股肃杀的气息。

     走了三天,终于看到了函谷关。

    马骥从马车上跳下来,仰着头,忍不住惊叹——函谷关太雄伟了!两侧是陡峭的山峰,中间一条狭窄的通道,关城是青黑色的条石砌成,有三丈多高,上面布满了箭孔,关楼上的秦军甲士站得像钉子一样直,黑色的秦旗在风里猎猎作响,一眼望去,满是威严和压迫感。

     “这就是函谷关啊……”马骥喃喃自语,心里满是感慨。

    他在历史书里见过无数次函谷关的名字,知道这里是秦国的东大门,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多少战争都围绕着这里展开。

     运输队在关下接受检查,士兵们打开粮袋和兵器箱,仔细核对数量,确认没有问题后,才放行。

    马骥跟着车队走进关城,踩着青石板路,能感受到脚下的厚重——这是无数人踩过的路,是历史的痕迹。

     出了函谷关,车队在一处高地休整。

    马骥爬上高地,极目远眺——关东的大地在他眼前展开,远处的河流像一条银色的带子,蜿蜒向远方;近处的田野里,还有农民在收割庄稼,只是动作匆匆,脸上带着不安。

     他知道,这片土地属于六国——东边是齐国,有稷下学宫的余韵;南边是楚国,有郢都的繁华;北边是赵国,有邯郸的歌舞;还有韩、魏、燕,各自为政,战乱不断。

     而他的身后,是秦国——一个用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