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苏晚帮助老奶奶残影寻物

关灯
下午三点的西巷古玩市场,人流比上午更密集。

    各色摊位沿着青石板路铺开,青铜器、旧瓷器、老字画在阳光下泛着岁月的光泽,摊贩的吆喝声、游客的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热闹得让人忽略了潜藏的危险。

     陈砚和苏晚站在市场入口,手里拿着林晓发来的照片——照片是监控拍下的“鬼手”背影,黑色风衣、黑色手套,手里攥着一个深色锦盒,正是装“锁魂纹玉佩”的盒子。

    张老爷子已经去联系古玩市场的老友,林晓则留在编辑部破解拾遗阁的加密信息,两人约定半小时后在市场中心的“老戏台”汇合。

     “‘鬼手’上午在这里买了玉佩,现在可能还在市场里。

    ”陈砚压低声音,目光扫过周围的人群,“他喜欢收集与残影有关的旧物,我们重点查卖古董首饰的摊位,尤其是卖玉佩、玉簪的。

    ” 苏晚点头,指尖悄悄泛起淡白光——进入市场后,她就感知到好几股微弱的“残影气息”,大多是附着在旧物上的“善影”,没有恶意,但其中一股气息格外特殊,带着淡淡的“锁魂纹”波动,与赵承安身上的气息同源,却更阴冷。

     “我能感知到‘锁魂纹’的气息,在市场东侧。

    ”苏晚朝着东边的摊位指了指,“气息很淡,像是被什么东西掩盖了,不过能确定,是从一个卖旧首饰的摊位传来的。

    ” 两人顺着气息往前走,路过一个个摊位,苏晚的目光始终落在那些旧首饰上——有的银簪上附着着丫鬟的残影,有的玉镯里藏着主妇的执念,这些“善影”只是安静地依附在旧物上,像在等待故人认领,与“锁魂纹”的阴冷气息形成鲜明对比。

     走到市场东侧的一个摊位前,苏晚停下脚步。

    摊位不大,铺着深蓝色的绒布,上面摆着几十件旧首饰,摊主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正低头擦拭着一枚银戒指。

    那股“锁魂纹”的气息,正是从摊位角落的一个玉盒里传来的。

     “老板,这玉盒里装的是什么?”陈砚蹲下身,指着那个暗红色玉盒,语气尽量自然。

     摊主抬头看了两人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警惕,又很快掩饰过去:“没什么,就是个普通的旧玉佩,不值钱。

    ” 苏晚的指尖白光更亮了些——她能清晰感知到,玉盒里不仅有“锁魂纹”气息,还有一个微弱的老奶奶残影,正蜷缩在玉佩旁,发出痛苦的呜咽声,像是被“锁魂纹”压制着。

     “普通玉佩?”苏晚轻声说,目光落在玉盒上,“可我怎么觉得,这里面的东西,在‘哭’呢?” 摊主的脸色瞬间变了,手里的银戒指“啪”地掉在绒布上:“你……你胡说什么!我这摊位都是正经古董,没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陈砚趁机拿起玉盒,入手微凉,盒身上刻着细小的花纹,正是“锁魂纹”的简化版。

    他刚要打开,摊主突然伸手阻拦:“别碰!这东西邪门得很,上午有个戴黑手套的男人卖给我的,说要是有人想买,必须先付五百块定金,不然不能打开!” “戴黑手套的男人?”陈砚心里一动,“他长什么样?有没有说这玉佩的来历?” 摊主皱着眉回忆:“个子挺高,戴着口罩和帽子,看不清脸,只露着一双眼睛,冷冰冰的。

    他说这玉佩是民国时期的,能‘镇邪’,至于来历,他没说,只说要是有人问起,就说‘鬼手’卖的。

    ” “鬼手!”陈砚和苏晚对视一眼,果然是他。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在摊位旁响起,带着一丝委屈:“我的玉……我的玉在里面……” 苏晚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蓝色斜襟褂子的老奶奶残影站在摊位旁,头发花白,拄着一根木质拐杖,眼神急切地盯着陈砚手里的玉盒。

    她的身体半透明,气息微弱,显然是被“锁魂纹”压制得快消散了。

     “您是这玉佩的主人?”苏晚轻声问道。

     老奶奶残影点了点头,眼泪从浑浊的眼睛里流下来:“这是我老伴给我买的定情玉佩,当年他走的时候,让我好好保管,说等他回来就娶我。

    后来打仗,我逃难时把玉佩弄丢了,找了一辈子都没找到……昨天晚上,我梦到玉佩在这里,就过来看看,没想到它被那个戴黑手套的人锁在盒子里,我拿不出来,还被里面的‘黑气’伤了……” 苏晚心里一软——这老奶奶的残影,就是玉盒里附着的“善影”,她的执念只是想拿回玉佩,却被“鬼手”的“锁魂纹”困住,还被气息所伤。

     “您别着急,我们帮您把玉佩拿出来。

    ”苏晚看向陈砚,“玉盒上的是简化‘锁魂纹’,我能用‘反锁魂纹’解开,不过需要一点时间。

    ” 陈砚点头,对摊主说:“这玉佩我们买了,五百块定金我现在付,你别插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