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证据被毁?

关灯
身抖如筛糠。

    他知道,完了!萧凡既然敢这么说,必然是掌握了铁证!搜查府邸?那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陛下!臣…臣…”钱谦益还想狡辩,却已是气若游丝。

     “来人!”皇帝已无需再听,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决断,“摘去钱谦益冠带,押入诏狱!着三司、绣衣卫、东厂三堂会审!严查其通敌卖国、构陷钦差之罪!其府邸,即刻查封!一应人等,严加看管!” “遵旨!”如狼似虎的殿前武士冲上前,将如同烂泥般的钱谦益拖了下去。

    殿内死寂一片,只有钱谦益绝望的哀嚎在殿宇间回荡。

     周廷儒等刚才还气势汹汹弹劾萧凡的官员,此刻个个面无人色,冷汗浸透了后背。

    他们万万没想到,弹劾不成,反被萧凡借惊鸿之手,抛出如此致命的通敌铁证,一举将钱谦益钉死!这雷霆手段,这环环相扣的反击,让他们胆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帝的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最终落在萧凡身上,眼神复杂。

    惊鸿的出现和这枚玉佩,如同神来之笔,瞬间逆转了局面,不仅洗刷了萧凡的污名,更揪出了一个隐藏更深的通敌国贼!但这也让皇帝对萧凡掌控局面的能力,产生了更深的思量。

     “惊鸿献信有功,赏黄金百两,明珠一斛。

    ”皇帝的声音恢复平静,“暂且退下吧。

    ” “谢陛下。

    ”惊鸿微微躬身,对那赏赐似乎毫不在意,青衫微动,如来时一般,在无数道复杂的目光注视下,从容退出大殿。

     “至于火药配方…”皇帝的目光重新投向萧凡,带着一丝深意,“此物威力巨大,确需严加管控。

    萧凡,你既精通此道,便由你负责,在工部军器监下,另设‘神机所’,专司火药研发、配制、储存之责。

    配方需造册封存,非奉旨不得擅用。

    所需人手、物料,工部需全力配合。

    你可能担此重任?” 萧凡心中凛然。

    皇帝此举,看似重用,实则将火药这柄双刃剑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更是将他萧凡与这“国之重器”深度捆绑。

    他躬身应道:“臣,领旨!必当恪尽职守,不负陛下重托!” “嗯。

    ”皇帝微微颔首,“北境一案,你居功至伟,然朝堂之上,争议不休。

    钱谦益虽已下狱,然其背后是否另有主使,仍需详查。

    为平息物议,也为了让你避避风头,朕命你暂离京城,以钦差身份,巡按江南!一则体察民情,二则…江南乃钱谦益老家,亦是漕运、盐税重地,或有蛛丝马迹可循。

    你,可愿意?” 巡按江南?远离权力中心?萧凡瞬间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功高震主,加上他在北境和朝堂展现出的凌厉手段和巨大能量,已让皇帝心生忌惮。

    让他去江南,既是保护(避开京城即将因钱谦益案掀起的腥风血雨),也是观察(看他是否安分),更是利用(借他这把快刀去割江南可能存在的毒瘤)! “臣,遵旨!”萧凡没有任何犹豫,躬身领命。

    江南,富庶之地,亦是盘根错节、暗流汹涌之所。

    这看似放逐的旨意,或许…是另一个更大的棋局开端。

     大朝会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中结束。

    萧凡的功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封赏(绣衣卫指挥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太子少保、领神机所),却也背负了“火药”这个烫手山芋,更被“发配”江南。

    钱谦益的通敌大案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必将掀起惊涛骇浪,牵连无数。

     **绣衣卫指挥使府邸(原冯坤府)。

     书房内,气氛凝重。

     “大人,皇帝这是…明升暗降?忌惮大人了?”石虎眉头紧锁,瓮声瓮气地道。

    他虽粗豪,却也嗅到了朝堂上的凶险气息。

     谢宝树也苦着脸:“江南那地方,听说官官相护,水深的很,大人去了,怕是步步惊心啊!…陛下最后那话…” 萧凡坐在书案后,指尖摩挲着冰冷的寒鸮令,神色平静:“功高震主,古来如此。

    陛下让我去江南,既是试探,也是机会。

    江南是朝廷财赋重地,也是冯坤、钱谦益这些蠹虫的根基所在!钱谦益通敌,岂是他一人所为?其背后,必有更大的鱼!还有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