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米糠粥与绝望的宿慧

关灯
平行世界,架空历史。

     大周王朝立朝已有二百余年,疆域辽阔,国力也曾鼎盛一时。

     若论其典章制度、科举取士乃至社会风貌。

     竟与另一个时空中名为“明”的强大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就仿佛像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奇妙的倒影。

     而此时,苏明理缩在屋角,努力让自己瘦小的身体蜷缩得更紧一些,以抵御从窗棂缝隙中钻入的寒风。

     他只有七岁,但饥饿的滋味,早已刻骨铭心。

     昏暗的油灯下,一家人围坐在那张用破旧木板拼凑的桌案旁。

     桌上,是几只豁了口的陶碗,碗里盛着清可见底的米糠粥。

     与其说是粥,不如说是米糠水。

     浑浊的液体中,零星漂浮着几粒碎米。

     苏明理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喉咙艰难地滚动了一下。

     他的父亲,苏大山,布满褶皱的脸上是化不开的愁苦,正默默地喝着粥。

     他的母亲,张氏,眼眶深陷,头发枯黄,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碗里本就不多的米粒,拨到旁边一个稍大些的碗里。

     那个碗,属于苏明理的堂兄,苏明志。

     苏明志,今年一十有六,是这个贫困家庭,乃至整个苏氏旁支倾尽所有培养的希望。

     他是苏大山早逝兄长的独子,其父临终前最大的遗愿便是儿子能读书出人头地。

     苏大山夫妇感念兄长生前的照顾,又加上族中几位长辈也凑了些微薄的束修,便将这份沉甸甸的期望接了过来。

     他们几乎是将苏明志当成了亲生儿子一般看待,甚至在吃穿用度上,比亲生儿子苏明德和苏明理还要优先好几分。

     苏明志幼时也曾因比旁的孩子早认得几个字,被夸过几句“聪明”,这更坚定了长辈们供他读书的决心。

     只是这份希望,在苏明理看来,显得有些渺茫。

     苏明志已经参加了数年的童试,却连最基础的县试门槛都未能迈过一次。

     平日里温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嘴上的抱怨却比谁都多。

     尽管如此,他依旧是全家小心翼翼供养的中心,是那根看似能将全家从泥潭中拉出来的救命稻草。

     而坐在苏明理不远处的是他的亲哥哥,苏明德。

     苏明德比苏明志年长两岁,每日跟着父亲下地干活,或者去镇上打些零工,是家里主要的劳力。

     他皮肤黝黑,手上布满了老茧,此刻正低着头,默默地将碗里的粥水喝得一干二净。

     他的妻子,也就是苏明理的嫂子王氏,怀里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小侄儿,孩子因为饥饿而哭闹不休。

     王氏面带愁容,轻轻拍打着孩子,自己的碗却动也没动,似乎想把那点可怜的食物留给更需要的人。

     她的奶水,因长期食不果腹,早已干涸。

     “这粥,如何能填饱肚子?” 苏明志皱着眉头,重重地放下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