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县学里的贵客

关灯
周夫子的那句“荐你去县学旁听”的承诺,如同一颗投入苏明理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也让他对即将到来的县试更多了几分势在必得的决心。

     苏明理知道,恩师这是在为他铺设更高远的道路。

     而县试的成绩,便是他能否顺利踏上这条道路的第一块敲门砖。

     因此,苏明理在学业上的投入,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与此同时,苏家的“开源”之路也越走越顺。

     艾叶的稳定供应让百草堂的孙老掌柜赞不绝口,时常会额外指点苏明理一些药材知识。

     孙老掌柜甚至暗示若苏明理在医药方面有天赋,他日或可考虑收其为徒。

     而那些新奇的竹木制品,在翰墨斋刘掌柜的推广下。

     竟也成了清河镇文人雅士间一时流行的小玩意儿,订单络绎不绝。

     家中的银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起来。

     米缸满了,衣裳新了。

     就连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肉腥,也隔三差五地能端上饭桌。

     苏大山和张氏看着这一切,脸上的笑容是藏也藏不住。

     他们逢人便说自家明理的聪慧能干,仿佛要将前半辈子受的穷苦和白眼都一口气扬眉吐气回来。

     然而,家境的骤然好转和苏明理在家中日益凸显的核心地位。

     却如同滚油一般,灼烧着苏明志那颗早已被嫉妒和不甘填满的心。

     他依旧被苏大山逼着干些杂活,但心思早已不在此处。

     他每日看着苏明理穿着簇新的细棉布衣裳,用着上好的笔墨纸砚,在特意为苏明理添置的书桌前用功。

     而自己却只能穿着打补丁的旧衣,用着苏明理“淘汰”下来的残墨秃笔。

     苏明志心中的怨气几乎要冲破天灵盖。

     这日,苏明理正在房中临摹周夫子新借给他的一本名家法帖。

     苏明志却阴沉着脸走了进来。

     “苏明理,你倒是清闲得很啊!” 苏明志的语气带着浓浓的酸意,“全家人都指望着你这个‘神童’光宗耀祖,你可别到时候掉链子,让大家白欢喜一场!” 苏明理放下笔,平静地看着他:“明志哥有话不妨直说。

    ”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