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事微澜 山雨欲来
关灯
小
中
大
少言的汉子,此刻却显出了顶门立户的担当和决断。
他喉咙滚动,最终只是沉重地点了点头,浑浊的老眼里溢满了痛苦和无奈。
他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刀兵无情,北地苦寒,此一去……他不敢再想下去。
接下来的两天,陈家沉浸在一种压抑的悲恸之中。
奶奶和母亲强忍着悲痛,连夜为父子俩赶制厚实的冬衣和结实的鞋子,将家里最好的干粮全都塞进他们的行囊,仿佛多带一点,就能多一分生还的希望。
陈延峰变得异常沉默,他几乎寸步不离地守着妻儿。
夜里,他抱着陈彦,用长满胡茬的脸轻轻蹭着儿子娇嫩的小脸,动作小心翼翼,充满了不舍。
“彦儿,”他声音沙哑,对着懵懂却眼神清澈的儿子,絮絮叨叨地说着话,像是在交代遗言,“爹要出趟远门,去给朝廷干活儿。
你在家要乖乖听娘和爷爷奶奶的话,不许淘气,知道吗?” 陈彦心里一酸,他虽身体幼小,灵魂却是个成年人,如何不懂这意味着什么。
他伸出小手,摸了摸父亲粗糙的脸颊。
这个动作让陈延峰瞬间红了眼眶,他猛地抱紧儿子,哽咽道:“我儿子这么聪明,将来肯定是要读书当大官的……爹没本事,不能给你挣下啥家业,但爹有力气,去给朝廷运粮,也算是……算是为国出力了。
你平平安安长大,爹……爹就心满意足了。
” 他又看向默默垂泪的张桂娘:“桂娘,苦了你了……家里,就拜托你了。
等我回来……” 张桂娘再也忍不住,扑进丈夫怀里,失声痛哭。
出发的日子到了。
村口聚集了上百名被征召的民夫,大多是青壮年,也有像陈延岭这样半大的少年,个个面带愁容,家人的哭喊声此起彼伏,愁云惨雾笼罩了整个陈家沟。
陈延峰背着重重的行囊,手里拿着扁担,陈延岭跟在他身后,脸色苍白,身体微微发抖。
陈满仓带着一家老小来送行。
陈延峰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父亲、母亲、妻子,然后目光落在被母亲抱着的陈彦身上。
他走上前,再次用力抱了抱儿子,然后猛地转身,拉起二弟,汇入了那支沉默而悲壮的民夫队伍中,头也不回地向着北方,那战火纷飞的方向走去。
队伍渐渐远去,黄土路上只留下杂乱的脚印和弥漫的尘埃。
奶奶和母亲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爷爷陈满仓挺直的脊梁仿佛一下子佝偻了,他望着北方,久久不语,只有那双紧握的拳头,暴露着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陈彦被母亲紧紧搂在怀里,感受着那滚烫的泪水滴落在自己的额头上。
他望着父亲和叔叔消失的方向,小小的拳头也不自觉地握紧了。
北方的战火,国家的兴亡,原来离他这个小小的农家子,并不遥远。
父亲的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军粮,更是一个家庭的命运,乃至一个王朝的安危。
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和一股想要改变这一切的微弱却坚定的念头,在这个两岁孩童的心底悄然滋生。
乱世,已至。
------ (第二章完) ------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他喉咙滚动,最终只是沉重地点了点头,浑浊的老眼里溢满了痛苦和无奈。
他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刀兵无情,北地苦寒,此一去……他不敢再想下去。
接下来的两天,陈家沉浸在一种压抑的悲恸之中。
奶奶和母亲强忍着悲痛,连夜为父子俩赶制厚实的冬衣和结实的鞋子,将家里最好的干粮全都塞进他们的行囊,仿佛多带一点,就能多一分生还的希望。
陈延峰变得异常沉默,他几乎寸步不离地守着妻儿。
夜里,他抱着陈彦,用长满胡茬的脸轻轻蹭着儿子娇嫩的小脸,动作小心翼翼,充满了不舍。
“彦儿,”他声音沙哑,对着懵懂却眼神清澈的儿子,絮絮叨叨地说着话,像是在交代遗言,“爹要出趟远门,去给朝廷干活儿。
你在家要乖乖听娘和爷爷奶奶的话,不许淘气,知道吗?” 陈彦心里一酸,他虽身体幼小,灵魂却是个成年人,如何不懂这意味着什么。
他伸出小手,摸了摸父亲粗糙的脸颊。
这个动作让陈延峰瞬间红了眼眶,他猛地抱紧儿子,哽咽道:“我儿子这么聪明,将来肯定是要读书当大官的……爹没本事,不能给你挣下啥家业,但爹有力气,去给朝廷运粮,也算是……算是为国出力了。
你平平安安长大,爹……爹就心满意足了。
” 他又看向默默垂泪的张桂娘:“桂娘,苦了你了……家里,就拜托你了。
等我回来……” 张桂娘再也忍不住,扑进丈夫怀里,失声痛哭。
出发的日子到了。
村口聚集了上百名被征召的民夫,大多是青壮年,也有像陈延岭这样半大的少年,个个面带愁容,家人的哭喊声此起彼伏,愁云惨雾笼罩了整个陈家沟。
陈延峰背着重重的行囊,手里拿着扁担,陈延岭跟在他身后,脸色苍白,身体微微发抖。
陈满仓带着一家老小来送行。
陈延峰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父亲、母亲、妻子,然后目光落在被母亲抱着的陈彦身上。
他走上前,再次用力抱了抱儿子,然后猛地转身,拉起二弟,汇入了那支沉默而悲壮的民夫队伍中,头也不回地向着北方,那战火纷飞的方向走去。
队伍渐渐远去,黄土路上只留下杂乱的脚印和弥漫的尘埃。
奶奶和母亲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爷爷陈满仓挺直的脊梁仿佛一下子佝偻了,他望着北方,久久不语,只有那双紧握的拳头,暴露着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陈彦被母亲紧紧搂在怀里,感受着那滚烫的泪水滴落在自己的额头上。
他望着父亲和叔叔消失的方向,小小的拳头也不自觉地握紧了。
北方的战火,国家的兴亡,原来离他这个小小的农家子,并不遥远。
父亲的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军粮,更是一个家庭的命运,乃至一个王朝的安危。
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和一股想要改变这一切的微弱却坚定的念头,在这个两岁孩童的心底悄然滋生。
乱世,已至。
------ (第二章完) ------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