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稚子有心 寒冬暖意
关灯
小
中
大
个时代的知识和见识。
制盐?炼铁?造纸?酿酒?随便拿出一样,或许就能改变家里的困境。
可是……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短小的胳膊腿,感受着这具幼儿身体的孱弱。
他才三岁,刚刚能把话说利索没多久,走路跑跳都还带着孩童的蹒跚。
他说的话,大人们只会当作孩童的呓语,一笑置之,谁会当真? 他甚至无法清晰地表达一个复杂的概念。
难道要他跟爷爷说:“爷爷,我知道一种晒盐法,效率比现在高十倍?”且不说爷爷信不信,他连“效率”这个词都未必能顺畅地说出来,更难以解释其含义。
这种空有宝山却无法取用的憋屈感,几乎让他窒息。
他第一次如此痛恨自己这具幼小的身体。
他什么实质性的忙都帮不上,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乖乖的,不哭不闹,尽量不给大人们添乱。
这种认知让他感到沮丧,却也让他更加沉默和观察。
他将家人的辛苦和坚韧一点一滴看在眼里。
幸好,经历了上次府城事件,陈家村的人心似乎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糅合得更紧了些。
虽然日子都难过,但邻里之间的帮扶明显多了起来。
东家的婶子会悄悄塞过来两个烤得热乎乎的红薯,说是给伤号补补;西家的奶奶会送来自家腌的咸菜,让清粥寡水能多点滋味;有时村里谁家打了野味,也会给陈家端来一小碗肉汤,说是给延峰兄弟养伤力气。
这些微小的善意,如同寒夜里的点点星火,虽不足以驱散全部的寒冷,却实实在在地温暖着陈家人的心。
而最大的支撑,来自于陈家自己。
父亲陈延峰从未放弃。
身体的疼痛和行走的艰难没有击垮他,反而激起了他骨子里的韧性。
他练习走路的时间越来越长,摔倒了,就咬着牙爬起来,继续练。
他知道,他是这个家的长子,是顶梁柱,他必须尽快好起来,重新撑起这个家。
更让人动容的是二叔陈延岭和三叔陈延岳。
两个半大的小子,仿佛一夜之间彻底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和跳脱,真正成了能扛事的男人。
刚
制盐?炼铁?造纸?酿酒?随便拿出一样,或许就能改变家里的困境。
可是……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短小的胳膊腿,感受着这具幼儿身体的孱弱。
他才三岁,刚刚能把话说利索没多久,走路跑跳都还带着孩童的蹒跚。
他说的话,大人们只会当作孩童的呓语,一笑置之,谁会当真? 他甚至无法清晰地表达一个复杂的概念。
难道要他跟爷爷说:“爷爷,我知道一种晒盐法,效率比现在高十倍?”且不说爷爷信不信,他连“效率”这个词都未必能顺畅地说出来,更难以解释其含义。
这种空有宝山却无法取用的憋屈感,几乎让他窒息。
他第一次如此痛恨自己这具幼小的身体。
他什么实质性的忙都帮不上,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乖乖的,不哭不闹,尽量不给大人们添乱。
这种认知让他感到沮丧,却也让他更加沉默和观察。
他将家人的辛苦和坚韧一点一滴看在眼里。
幸好,经历了上次府城事件,陈家村的人心似乎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糅合得更紧了些。
虽然日子都难过,但邻里之间的帮扶明显多了起来。
东家的婶子会悄悄塞过来两个烤得热乎乎的红薯,说是给伤号补补;西家的奶奶会送来自家腌的咸菜,让清粥寡水能多点滋味;有时村里谁家打了野味,也会给陈家端来一小碗肉汤,说是给延峰兄弟养伤力气。
这些微小的善意,如同寒夜里的点点星火,虽不足以驱散全部的寒冷,却实实在在地温暖着陈家人的心。
而最大的支撑,来自于陈家自己。
父亲陈延峰从未放弃。
身体的疼痛和行走的艰难没有击垮他,反而激起了他骨子里的韧性。
他练习走路的时间越来越长,摔倒了,就咬着牙爬起来,继续练。
他知道,他是这个家的长子,是顶梁柱,他必须尽快好起来,重新撑起这个家。
更让人动容的是二叔陈延岭和三叔陈延岳。
两个半大的小子,仿佛一夜之间彻底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和跳脱,真正成了能扛事的男人。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