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惊雷初响

关灯
2025年秋,滨海市的深夜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笼罩。

    位于城市东郊的军工研究所三号院区灯火通明,如同黑暗中孤立的灯塔,却丝毫驱散不了弥漫在监控中心的寒意。

    值班工程师陈峰死死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额角的冷汗混着雨水顺着脸颊滑落,他颤抖着手指按下了红色紧急呼叫按钮,声音因恐惧而变调:“指挥中心!三号服务器集群出现异常数据流出!是‘鲲鹏-7’的核心制导数据!” 警报声刺破雨夜的瞬间,滨海市国安局特勤支队的驻地已然全员戒备。

    陆沉站在指挥车的电子地图前,黑色作战服上的国徽在应急灯下发着冷光。

    他刚结束边境反恐任务归队不足十二小时,疲惫还未从眼底散去,锐利的目光却已锁定了屏幕上闪烁的研究所坐标。

    “苏晴,数据溯源进度!”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指尖在地图上圈出研究所周边三公里范围,“赵刚,带行动一组封锁所有出入口,禁止任何人进出,重点排查近二十四小时内的访客记录。

    ” 技术组组长苏晴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代码如瀑布般滚动,她戴着耳机的头微微晃动,片刻后抬头汇报:“队长,数据经过三重加密跳转,最终指向研究所内部服务器的授权端口,操作人是动力系统研究员李明。

    他在两小时前通过内部权限下载了‘鲲鹏-7’的制导逻辑模块,目前数据已通过暗网节点传输至境外,最后一个节点位于东南亚某国边境。

    ” 陆沉眉头紧锁,“鲲鹏-7”作为我国最新一代洲际导弹的核心项目,其制导数据的泄露足以让国防安全遭受重创。

    “李明的背景资料?”他问道,同时拿起战术头盔扣在头上。

    赵刚匆匆跑过来递上一份档案,语气凝重:“李明,四十七岁,动力工程博士,在研究所任职十五年,妻子三年前移民加拿大,儿子在多伦多读高中。

    近半年有五次不明资金流入,总额超过两百万,来源都是离岸账户。

    ” “看来是早有预谋。

    ”陆沉翻看档案的手指一顿,目光停留在李明近期的体检报告上,“他有严重的哮喘,常用药是沙丁胺醇气雾剂。

    赵刚,带两个人去他住址实施抓捕,注意控制力度,避免刺激到他。

    我带技术组去研究所调取他的办公记录,苏晴,重点恢复他的电脑删除文件。

    ” 凌晨三点,李明居住的高档小区被悄无声息地包围。

    赵刚带着两名队员潜伏在单元楼门口,通过热成像仪确认屋内只有一个热源位于客厅。

    “各单位注意,目标在客厅沙发位置,行动!”他低声下令,三人如同猎豹般冲上楼,破门的瞬间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