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长,您这个问题,就像您领口的这枚胸针

关灯
,开弓没有回头箭。

    他必须把这个惊世骇俗的比喻,完美地圆回来。

     “市长,您这枚胸针是银杏叶的造型。

    ”林默的目光坦然地落在夏清月领口那枚精致的饰品上,语气不疾不徐,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银杏,是我们江城市的市树,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坚韧与古老。

    它看似只是一个点缀,一枚小小的饰品,但它却精准地点明了您今天视察的重点——‘根’与‘源’。

    ” 夏清月眼神中的冰冷悄然融化了一丝,取而代之的是愈发浓厚的审视。

     林默继续说道:“您刚才问的,是江城市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

    那次调整,发生在1983年。

    表面上的起因,是为了响应国家‘市管县’体制改革的号召,将周边的三个农业县划归江城市管辖,扩大城市体量。

    ” 他先是精准地说出了年份和表层原因,这是“蓝色剧本”的内容,展现了他的专业素养,稳住了基本盘。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开始升华。

     “但这只是表象,是那枚胸针的材质和工艺。

    而它真正的‘点睛’之处,也就是那次区划调整最深远的影响,恰恰是很多人忽略的细节。

    ” “第一,它彻底改变了江城市的产业结构。

    三个农业县的并入,使得江城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拥有了广阔的农业腹地,为后来的农产品深加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笔。

    这就像胸针稳固了衣领,让整件衣服的版型更加挺括。

    ” “第二,它深刻影响了江城的人口构成和文化融合。

    数以百万计的县域人口被纳入城市范畴,带来了思想观念的碰撞和生活习惯的交融。

    我们今天江城人包容、务实的性格特点,很大程度上就是那个时期奠定的。

    这就像胸针的寓意,将不同的部分‘别’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整体。

    ”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林默的语气加重了几分,眼神熠熠生辉,“那次调整,将一条重要的水系——青龙水系,完整地划入了江城的版图。

    而正是这条水系,在后来的城市发展中,解决了工业用水和市民饮水两大难题,成为了江城能够在新世纪腾飞的生命线。

    这,就是这枚‘银杏胸针’背后,那条看不见的‘叶脉’,是它真正的灵魂所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番话说完,整个办公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林默,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人。

    这哪里还是那个沉默寡言的书呆子?这分明是一位胸有丘壑、口若悬河的纵横家! 他不仅完美地回答了问题,更是用一个精妙绝伦的比喻,将一个枯燥的历史事件,讲得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充满了哲学思辨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