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是书呆子,他是一把没有出鞘的利剑

关灯
后能看到什么风景,靠的是自己的眼睛。

     他沉吟了片刻,这不是伪装的深沉,而是在脑中飞速地整合信息。

    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让他想起了前段时间整理档案时看到的几份报告,一份是关于青龙水系下游的水质监测报告,另一份是关于江城新区发展规划的初步草案。

     “市长,我认为这条生命线,我们目前只用好了它的‘体’,却远未发掘出它的‘魂’。

    ”林默的回答,再次选择了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切入。

     “体与魂?”夏清月眼中的兴趣愈发浓厚,她甚至微微向前倾了半步,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倾听姿态。

     “是的。

    ”林默点了点头,条理清晰地说道:“所谓的‘体’,就是我们利用了它的物理属性。

    青龙水系为我们提供了工业和生活用水,这是它的基本功能,是它的身体。

    这一点,我们历届的城市管理者都做得很好,它保障了江城的生存和发展。

    ” 他先是给予了肯定,这是说话的艺术,先立于不败之地,避免了直接批判带来的敌意。

     “但是,它的‘魂’,也就是它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延伸价值,还像一块沉睡的璞玉,没有被真正地雕琢出来。

    ” 林“魂”之一,在于文化。

    我们地方志记载,青龙水系沿岸,自古就是江城文明的发源地,散落着无数的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

    比如‘龙口渡的传说’、‘三女祭江的故事’,这些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现在,它们只是躺在档案室的故纸堆里,没有被系统性地开发。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文化IP与旅游结合,打造一条‘青龙历史文化长廊’,那它就不再是一条简单的河流,而是一条流淌着故事的文脉。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魂’之二,在于生态。

    目前我们对青龙水系的利用,还停留在‘取水’和‘排污’的粗放阶段。

    下游的水质报告您或许也看过,部分河段的污染已经到了临界点。

    如果我们能转变思路,从‘索取’变为‘共生’,投入力量进行生态修复,打造湿地公园,发展滨水绿道。

    那它就不再是城市的‘下水道’,而是城市的‘绿肺’和市民的‘后花园’。

    ” “‘魂’之三,在于经济延伸。

    江城新区的发展规划,我看过草案,主打的是高新科技产业。

    但新区的选址,恰恰是沿着青龙水系的中段展开的。

    如果我们能将水景资源和科技新城结合,发展‘滨水总部经济’,吸引高端企业将研发中心、总部大楼建在水边,打造一个集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生态科技新城。

    那这条河,就不再仅仅是供水的‘动脉’,更是吸引人才和资本的‘磁场’!” 林默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荡,掷地有声。

     他没有引用任何高深的理论,说的都是最朴素的道理。

    但这些道理,被他用“体”与“魂”的框架一整合,立刻变得体系分明,逻辑缜密,充满了远见卓识。

     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傻了。

     他们每天生活在这座城市,每天都能看到青龙河,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这条河还能有这么多的门道和价值。

    他们眼中的一条河,在林默的口中,变成了一个集文化、生态、经济于一体的巨大宝藏。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