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胆识过人

关灯
孙策摇头:“无妨。

     不过是旧友叙话。

     若鲁子敬胆敢伤他分毫,我必血洗其宗族。

    ” “喏。

    ” 程普肃然领命。

     孙策望向地图一侧,凝声道:“丹阳地处要冲,如今我军夹在赤壁军与樊能之间。

     公瑾此行宛陵,将决定我们接下来先对谁动手。

    ” “喏!” 众人齐声应诺。

     五月将尽, 宛陵已被赤壁军彻底整肃。

     从军备布防到地方政务,尽数换新。

     吏部派来的官员照搬豫章良政,迅速赢得民心;凡有士族敢持异议、举兵反抗者,皆被大军剿灭。

     城中,县丞府内。

     鲁肃正翻阅着前线密报。

     廖化站在一旁禀道:“先生,子义率第三军团出征以来,连破十八寨,费栈、金奇、毛甘三位山越首领尽数授首,其部众归降,百姓也开始向宛陵迁移。

    ” “哦?” 鲁肃合上文书,问道:“现下到了何处?” “已至泾县一带。

    ” 廖化答道,“当地山中尚有山越残部,首领祖郎,人称‘泾县大帅’,也是盘踞山区最后一股势力。

    ” “有意思。

    ” 鲁肃眸光微闪,难掩惊讶。

     太史慈之勇,远超预料。

     山越盘踞江东群山十余年,为患一方,竟被太史慈在短短时日内扫平丹阳之患。

     “子义……” “果然不负‘万人敌’之名。

    ” 廖化语气深沉道:“主公让他自行招募士卒,粮饷也得自己筹措,正因如此,第三军团人人拼死用命,声威传遍山越各部。

     他一路收降的兵卒已逾一万五千,随行百姓更是数以万计,每至一处寨垒,敌众往往望风而降。

    ” “啪——” 鲁肃将密信重重拍在案上,冷声道:“第三军兵力必须裁减。

     一万人可成精锐,若再扩张,调度必将迟滞。

     你即刻命李璧带兵前往泾县,接应第三军团回防!” “得令。

    ” 廖化抱拳领命。

     “先生。

    ” 黄忠此时步入厅中。

     鲁肃抬眼:“汉升将军,你不是正在巡视城防?” “正是。

    ”黄忠神色微异,双手递上一张名帖,“城外有人送来此物,自称是您的故交,恳请先生出城一见。

    ” “公瑾?” 鲁肃接过名帖,神情复杂。

     “周瑜……”廖化眉头一皱,低声嘀咕。

     鲁肃、周瑜、孙策,还有那场赤壁旧事,恩怨纠葛,早已难分是非。

     “先生。

    ”黄忠继续道,“周公瑾仅带两名随从,在城外五百步设下席位,焚香抚琴,毫无戒备之意。

    ” “他还是这般。

    ” “胆识过人。

    ” 鲁肃起身整衣,径直朝城门而去。

     曲有误,周郎顾——这话曾在庐江被人当作谈资笑语。

     可眼下,周瑜亲临宛陵,所图之事,他心中已有几分揣测。

     这一面,终究避无可避。

     过往种种误会,也该有个了断。

     …… 宛陵,丹阳重镇。

     南域中枢,扼守要道。

     此刻城外五百步,石案静置,琴音袅袅,如溪流穿林。

     “公瑾。

    ” 鲁肃缓步而来,青衫飘动,“你的曲调偏了。

    ” “铮——” 话音未落,琴弦骤断,划破周瑜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