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就连端坐上首的招安使者宿太尉,此刻看向宋江的目光也带上了几分轻蔑。

     原以为宋江是忠义之士,深得梁山人心。

    经柴皓这一闹,其真实面目暴露无遗。

     这般无能之辈,枉费宿太尉对他寄予厚望! 相比之下,柴皓文武双全,实乃难得的人才,只可惜对朝廷怀有敌意,不能为朝廷所用。

     念及此处,宿太尉眼中忧色更浓。

     本以为宋江是朝廷心腹大患,谁知不过是个徒有其表的草寇,最多算个刀笔小吏。

     而柴皓不仅武艺超群,更兼智谋过人。

    短短时间内便连消带打,瓦解了宋江的威信,收服众多梁山人马。

     更难得的是,无论招安派还是反招安派,都对柴皓信任有加。

     再加上他前朝皇族后裔的敏感身份... 如此人物若得势,恐将成为第二个周柴荣! 宿太尉不禁长叹:梁山有此豪杰,天下恐将再起波澜! 虽然忧心忡忡,宿太尉却始终未发一言。

     他虽忠于朝廷,却也不糊涂。

     柴皓武功盖世,又有四十八位反招安头领簇拥左右,声势如虹。

     就连卢俊义等招安派,也与柴皓关系匪浅。

     宿太尉能依仗的,唯有宋江及其少数亲信,这些人显然不是柴皓的对手。

     若真闹将起来,宿太尉恐怕也难以全身而退。

     前次招安使陈宗善的遭遇就是明证——只因圣旨措辞严厉,梁山众人便撕毁诏书,打翻御酒,还殴伤了副使李虞侯,吓得陈太尉大气都不敢出。

     宿太尉平复心绪,温言劝道:柴公子,朝中奸佞虽多,正需忠良之士匡扶社稷。

    以公子之才,若肯归顺朝廷,他日必能位列宰辅。

    宿某愿以性命担保,定当全力举荐公子与诸位头领。

    待公子执掌朝纲,辅佐圣上肃清奸佞,成就太平盛世,青史留名,岂非美事? 这番肺腑之言,确是宿元景真心赏识柴皓之才,欲化劲敌为肱股之臣。

    若能成事,既可完成招安使命,亦可了却心头重负。

     此言一出,宋江等人如闻惊雷。

    宿太尉竟许诺保举柴皓至宰执之位,此等殊遇令人骇然!须知朝廷此次招安梁山众人,不过赐些金银锦缎,连正经官职都未授予。

    而柴皓独得太尉如此器重,怎不叫人眼红? 宋江妒火中烧,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他费尽心机率十万之众归顺,未获半分官职;柴皓屡坏招安大计,反得太尉垂青,当真天道不公! 太尉明鉴!柴皓包藏祸心,若引入朝堂,必成心腹大患!宋江双目赤红,急声劝阻。

     宿景闻言皱眉,对宋江更添厌恶,暗记其妒贤之过。

     柴皓却淡然一笑:太尉美意,柴某心领。

    只是当今朝廷君昏臣奸,污吏横行。

    纵如太尉这般清官,亦难逃奸党倾轧。

    何况柴某乃前朝遗脉,朝廷岂容我身居要职?今日所为,不过为保全梁山弟兄。

    愿招安者自可随太尉去,不愿者——他按剑而立,有我在此,断不容人相逼! 柴皓目光转向卢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