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关灯
朝廷调集西军五万,又征发各地兵马民夫合计二十万,以刘延庆为帅讨伐梁山。

    官军浩浩荡荡,队伍绵延百里。

     谁料柴皓胆识过人,趁夜率军突袭。

    一杆长枪所向披靡,先破中军,再溃前军。

    二十万大军一夜溃败,丢盔弃甲...... 说书人绘声绘色,听得众人如痴如醉,赏钱叮当作响。

     大宋立国百六十载,崇文抑武,放任土地兼并。

     文官集团肆意侵吞田产,压榨黎民。

    当朝天子赵佶穷奢极欲,强征花石纲,奸相蔡京、王黼之流成风,结党营私。

     宦官杨戬设立括田所,强占民田,横征暴敛。

     举国上下民怨沸腾,哀鸿遍野! 江南方腊、河北田虎尚能揭竿而起。

     汴梁百姓困守重兵把守的皇城,却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听闻朝廷征讨大军败于梁山,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恨不能投身柴皓帐下,共襄义举! 深居九重的赵佶君臣怎会知晓,他们纸醉金迷的盛世假象下,早已民怨滔天! 如今汴梁街头巷尾,人人都在传颂柴皓大败官军的传奇。

    官府竟也听之任之。

     一来大宋素不以言治罪,二来柴皓事迹引人入胜,说书人借此敛财,差役们收受孝敬,自然网开一面。

     此刻金钱巷临街绣楼,半掩的轩窗边。

     一张倾国倾城的玉容若隐若现。

     秋水明眸,远山黛眉,冰肌玉骨恍若姑射仙子。

     更摄人心魄的是那份气质——温婉中透着灵秀,淡泊里藏着风骨。

     正是名动天下的花魁李师师。

     听着窗外说书声,这位向来清冷的绝代佳人竟轻蹙蛾眉,幽怨叹道:冤家,在梁山闹出这般动静,却将姐姐忘了吗? 若教旁人得见,定要惊掉下巴。

     李师师虽沦落风尘,却才情高洁,纵使面对当朝天子也不假辞色。

    多少王孙公子求见不得,何曾为谁动过凡心? 更遑论以相称。

     唯独说起那个梁山之主——柴皓,这位冰山眼中才会泛起涟漪。

     去年元夜,宋江为招安潜入汴梁,欲借李师师面圣。

    正是那时,她与柴皓结下了不解之缘...... 柴进、史进、武松、燕青、李逵等众多头领随宋江同行。

    柴皓早知此行必败,皆因李逵元宵夜大闹东京之故,便随柴进一同下山散心。

     柴皓相貌堂堂,出身高贵,自幼精通琴棋书画,因此取代燕青,成为拜访李师师的梁山代表。

    他风度翩翩,才学过人,见识远超当世,令李师师一见倾心,当即赠予贴身锦帕。

     自柴皓离去,李师师心中便再难忘却他的身影。

    她所见男子,包括当朝天子赵佶,皆沉溺享乐,醉心书画小道,唯有柴皓文武双全,胸怀天下,堪称当世英雄。

     此后李师师日夜思念,期盼再见柴皓。

    两月前柴皓为擒高俅再至汴梁,却因公务在身未能相见。

    待闻高俅被押上梁山处斩,李师师方知柴皓来过,不禁怅然若失,暗想若得重逢,定要随他远走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