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大宋天子徽宗的心头热血,竟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泼洒城垣! 满朝朱紫骇然变色,梁师成颤抖着扑向龙躯:陛下! 快传太医令!蔡京官帽歪斜仍不自知,童贯已掐住天子人中。

    有臣工突然尖叫:陛下脉息停了! 恐慌如瘟疫蔓延。

    后排官员只听清二字,顿时瘫软跪倒。

    禁军枪戟哗啦坠地,数万道惊惧目光射向城下白衣。

     柴皓横枪立马,身后响起山呼海啸:主公骂死昏君,当为天下主! 法场高台上,宋江的招安圣旨无声滑落。

     宋江心中迷茫,卢俊义、呼延灼等将领也因家族牵绊而犹豫不决。

     他们既不愿背叛朝廷,也不想与柴皓为敌,只得选择观望。

     若皇帝真被柴皓骂死,汴梁恐怕会陷入混乱,柴皓或许能趁机攻占都城。

     到那时,卢俊义等人又该如何抉择?是追随柴皓坐镇汴梁,讨伐不肯归顺的旧臣吗? 城外,柴皓神色平静地望着城头的混乱,心知赵佶不会轻易丧命。

     赵佶虽昏庸,却常年修道养生,体魄强健,即便被柴皓骂得急火攻心,也不过是暂时昏厥,性命无忧。

     毕竟,历史上的宋徽宗被金人俘虏后,在苦寒的辽东仍能生儿育女,足见其身体底子不差。

     柴皓并未趁乱攻城,斩杀赵佶、夺取汴梁的念头。

     赵佶与宋江一样,对他仍有利用价值。

     只要赵佶继续在位,面对金国时的无能便会令天下人失望,反衬出柴皓的英明。

     届时,人心自然归附,无需他如历代枭雄般四处征战。

     况且,即便此刻杀了赵佶,占据汴梁,也只会招致祸患。

     汴梁无险可守,各地宗室必会率军勤王,尤其是散居在外的太祖后裔,更可能借机复辟。

     西北西军可沿黄河迅速东进,而方腊、田虎、王庆等反贼也将趁机壮大。

     天下必将陷入诸侯混战,金军南下时,中原的处境恐怕比靖康之变时更危殆。

     因此,柴皓非但不杀赵佶,还要让他如历史上那般行事,替自己挡在前面。

     他只需暗中积蓄实力,待徽钦二帝彻底失去人心时,再挺身而出,扛起大旗,驱逐金军,直捣黄龙! 果然,赵佶并未轻易死去。

     昏迷中,他隐约听见大臣们高呼“陛下驾崩”,甚至有人当场哭丧。

     这群混账,竟如此盼着朕死! 赵佶猛然惊醒,怒目圆睁。

     石彦明,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见石彦明仍守在自己身侧,赵佶顾不上斥责群臣,厉声喝道。

     石彦明闻令即动,闪身至预定位置,拉开三百斤强弓,箭锋直指柴皓眉心! 破空声骤起,箭如游龙。

     此乃特制重箭,淬有牵机毒与箭毒木之毒。

     只需擦破皮肉,立时毙命! 若正中目标,必穿体而出。

     听得弓弦震响,赵佶激动喊道:好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