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他日若得天下,定要吸取历朝教训,开创亘古未有之盛世!柴皓暗自立誓。

     随即亲手搀起为首老者,对众人朗声道:诸位请起,这赋税本王收下了。

     柴皓既已收取百姓赋税,自当与麾下将士肩负起守护之责。

     他将调派兵卒前往各州县,清点税赋,同时驻守当地,操练兵马,护佑乡民,维持治安,审理讼案! 父老们若有冤屈或难处,皆可前往驻地,或亲上梁山寻柴皓相助! 听闻此言,众百姓心中大定。

     柴王不仅愿庇护他们,更派兵驻守州县,从此再不必畏惧朝廷! 或者说,不必畏惧那腐朽的大宋旧朝廷! 因柴皓如今所做之事——练兵护民、安定秩序,本就是朝廷之责! 虽未称王,他却已掌控京东数州民心民力,俨然一方新朝气象! “多谢柴王恩德!” 众父老再三拜谢,随后在朱贵引领下离山。

     柴皓亦迅速调遣人马,前往归顺州县,主持驻军、征税及治安事宜。

     兵马仅驻于城外村镇,州府县城暂未进驻。

     民心既归,那些城池不过孤悬之地,名义上仍属朝廷,实则城外广袤乡土与税赋人口,尽归柴皓所有。

     不错,正是以乡野围困城池! 派驻各地的兵马从各军抽调,既可就地练兵就食,减少粮草转运损耗,又能与百姓亲近,巩固军民之情。

     日常除操练外,驻军主要维护治安、协理征税。

     民事管理则交由柴皓多年培养的文职人才——他们多出自柴氏势力及附庸。

     柴氏身为前朝皇族,支脉遍布沧州、河北、京东、江南,族中不仅经营田庄,更涉足商贾,生意通达南北。

     麾下不乏经商之才与落第文人。

     即便上了梁山,柴皓仍牢牢掌控柴氏商路与人才网络。

     如今数州归附,正是历练这些人才的良机。

     实际上,柴皓眼下并不依赖这几州税赋。

    其财源有三: 一是宋江时代梁山积存; 二是对宋作战所获——仅大败刘延庆一役,便缴足二十万大军数月之资。

     柴氏家族几代人打下的产业,在柴皓手中已发展成庞大的商业帝国。

    这些产业表面低调隐蔽,外界鲜少知晓它们皆属柴皓所有。

     这座商业帝国每年创造的利润,足以支撑十万大军的军需开支! 当初宋江统领梁山时,柴皓并未动用这笔财富。

    如今自己执掌梁山,这些资金正好用来养兵。

     散尽金银,换得江山! 即便从商业角度考量,这笔交易也绝对划算! 柴皓根本不缺钱财,之所以接受周边数州百姓缴纳的赋税,一是为了赢得民心,二是以这些州县为根基,培养自己的行政人才。

     正当柴皓安排好各地人事,准备去李师师房中享受那双玉手按摩时,朱贵又匆匆赶来。

    这次他还带着一位颈挂官印、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

     启禀主公,属下刚送走乡亲们,就在水泊边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