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关灯
舒公子,老朽绝非存心欺瞒。

     实乃老朽处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昔日昂公子之事,丞相虽未追究... “老朽明白,此事乃丞相心头之刺。

    ” “不除此刺,老朽实在……夜不能寐!” 言毕,贾诩似耗尽全身气力。

     这是他首次如此坦率地道出心声。

     可说完后,贾诩又忐忑起来。

     若曹舒不肯相助,又当如何? 曹舒指尖轻叩案几。

     “嗒…嗒…” 忽见他展颜一笑: “文和先生,我年少识浅。

    ” “诸多道理尚未参透。

    ” “然家父向来惜才。

    ” “昔日孔融、祢衡之流,徒有虚名。

    ” “空谈误国,毫无建树。

    ” “此等庸才,家父自然不容。

    ” “但凡真才实学者,家父皆不计前嫌,委以重任。

    ” “先生若忧自身安危,何不彰显更大价值?” “倘先生之才,令家父难舍,又何惧祸患临身?” 语罢。

     曹舒饮尽杯中茶,在邓艾搀扶下起身欲离。

     贾诩乃聪慧之人。

     与智者言,无需多费唇舌。

     曹舒确信,这老者必能领会其意。

     贾诩急步相送,却被曹舒婉拒。

     望着少年远去的背影。

     贾诩眼中闪过决然之色。

     乍听之下,曹舒所言似是老生常谈。

     毕竟贾诩始终在竭力自保,避免鸟尽弓藏。

     然曹舒真在说废话么? 非也! 此言实则暗藏玄机—— 旁人或许护不住你贾文和,但我曹舒,可保你无恙! 不过。

     曹舒从不做亏本买卖。

     贾诩虽智谋超群。

     但对曹舒而言。

     聪慧愚钝皆非关键。

     唯有用者,方为良才! 贾诩欲得庇护,须现其价值。

     而眼下能入曹舒眼的,唯有立嗣之事。

     曹舒虽不愿面对,却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他是孙辈。

     按照继承法则,曹舒的顺位应在曹丕、曹植等叔父之后。

    河北河南的世家大族多数不会支持他直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