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朝堂惊起

关灯
他话音刚落,一位素来与太子亲近的御史便出言反驳:“李给事中所言差矣!四皇子殿下生前仁孝,自知德薄,此乃谦逊之美德。

    其遗愿欲以残躯为国守边,此等忠义之心,感天动地,岂可因区区礼法琐节而寒了忠臣孝子之心,亦寒了天下将士之心?”这话明显是在给太子撇清关系,并将四皇子的行为拔高到“忠义”层面。

     这时,一位掌管部分兵部事务的侍郎站了出来,声音洪亮:“陛下,臣以为,四皇子此愿,正当其时!北境雪狼国蠢蠢欲动,边关将士正需鼓舞士气!若皇子衣冠冢能亲临边关,以示天家与将士同甘共苦、共守国门之决心,必能令我军士气大振,让雪狼蛮夷知我大雍上下一心!此乃利国利军之举,于礼虽有微瑕,于国却有大功!”这是从实用主义和国家利益角度出发,代表了军中势力和一部分务实派官员的观点。

     紧接着,几位清流言官也纷纷出列附议: “陛下,臣闻坊间百姓皆传颂四皇子忠孝,若允其愿,正可彰显陛下仁德,教化万民!” “不错,皇子守国门,此乃千古佳话!可激励天下忠义之气!” “相较于陵寝规制,民心向背、军心士气更为重要啊,陛下!” 保守派礼官则坚持己见:“荒谬!陵寝规制乃祖宗定下的礼法根本,岂可因一时舆论而轻易更改?若此例一开,后世子孙纷纷效仿,皇陵规制岂不乱套?国之根本在于礼法,礼法废弛,国将不国!” 双方引经据典,争论不休。

     龙椅上的老皇帝,半阖着眼,手指轻轻敲着龙椅扶手,似乎在闭目养神,又似乎在仔细聆听每一位臣子的发言。

     他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熟悉他性格的重臣们都知道,陛下这是在权衡,在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或者一个最能说服所有人的理由。

     众官员都知道陛下对这个四皇子没什么感情,四皇子已然身死,也没从陛下脸上看出悲伤之色。

     喜欢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请大家收藏:()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