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遗愿
关灯
小
中
大
波澜,反损了四弟清誉。
” 他这话更狠,直接将矛头指向了“遗愿”本身的真实性,暗示这可能是有人为了掩盖真相或者博取名声而导演的一出戏,一下子把水搅得更浑。
三位皇子,三种态度,看似都在讨论“遗愿”,实则字字句句都暗藏玄机,将兄弟阋墙、党派之争暴露无遗。
朝堂之上,顿时又泛起一阵窃窃私语。
老皇帝听着儿子们各怀心思的发言,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嘲讽和疲惫。
他何尝不知这些儿子们心里的小九九? 他之所以问他们,就是要让这些心思摆到明面上来,看看谁最沉不住气,谁又在暗中搅局。
等三皇子说完,老皇帝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终又回到了兵部侍郎和那位坚持礼制的老臣身上,仿佛刚才皇子们的争论只是无关紧要的插曲。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缓却带着最终裁决的威严,将话题拉回了国家利益的层面:“朕,明白诸位爱卿的考量。
礼法不可轻废,然国事更为重大。
张爱卿忧心礼法,乃老成谋国之言。
祖宗规制,确需敬畏。
” 礼部老臣面色稍缓。
但皇帝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然,如今北境不安,雪狼国磨刀霍霍,军心士气,关乎国运存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四皇子景明,生前虽资质平庸,然其临终遗愿,能念及社稷,愿以残躯镇守国门,此心……甚慰朕心。
其志可嘉,其情可悯,纵有些许不合常规之处,亦当以国事为重!”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兵部侍郎:“王侍郎所言极是,边关将士,需要这份决心!” 最后,他斩钉截铁地宣布:“朕意已决!非为徇私,乃为社稷计,为边关万千将士计!准四皇子萧景明所请,追封为‘北境王’,以其衣冠冢,赐葬镇北关!令其英灵,永镇我大雍北疆!内务府、礼部会同办理,仪制按郡王礼,从速从简,然亦不可失了我天家体统,寒了忠臣良将之心!” “另,”老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将刚刚因“衣冠冢守边”的决断而稍起的议论声压了下去,“北境王衣冠冢赐葬边关以励将士,然,其身为皇子,玉牒在册,遗骨终须归葬皇陵,方合礼法,全其宗室之体统。
” 这句话如同冰水泼入油锅,
” 他这话更狠,直接将矛头指向了“遗愿”本身的真实性,暗示这可能是有人为了掩盖真相或者博取名声而导演的一出戏,一下子把水搅得更浑。
三位皇子,三种态度,看似都在讨论“遗愿”,实则字字句句都暗藏玄机,将兄弟阋墙、党派之争暴露无遗。
朝堂之上,顿时又泛起一阵窃窃私语。
老皇帝听着儿子们各怀心思的发言,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嘲讽和疲惫。
他何尝不知这些儿子们心里的小九九? 他之所以问他们,就是要让这些心思摆到明面上来,看看谁最沉不住气,谁又在暗中搅局。
等三皇子说完,老皇帝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终又回到了兵部侍郎和那位坚持礼制的老臣身上,仿佛刚才皇子们的争论只是无关紧要的插曲。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缓却带着最终裁决的威严,将话题拉回了国家利益的层面:“朕,明白诸位爱卿的考量。
礼法不可轻废,然国事更为重大。
张爱卿忧心礼法,乃老成谋国之言。
祖宗规制,确需敬畏。
” 礼部老臣面色稍缓。
但皇帝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然,如今北境不安,雪狼国磨刀霍霍,军心士气,关乎国运存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四皇子景明,生前虽资质平庸,然其临终遗愿,能念及社稷,愿以残躯镇守国门,此心……甚慰朕心。
其志可嘉,其情可悯,纵有些许不合常规之处,亦当以国事为重!”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兵部侍郎:“王侍郎所言极是,边关将士,需要这份决心!” 最后,他斩钉截铁地宣布:“朕意已决!非为徇私,乃为社稷计,为边关万千将士计!准四皇子萧景明所请,追封为‘北境王’,以其衣冠冢,赐葬镇北关!令其英灵,永镇我大雍北疆!内务府、礼部会同办理,仪制按郡王礼,从速从简,然亦不可失了我天家体统,寒了忠臣良将之心!” “另,”老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将刚刚因“衣冠冢守边”的决断而稍起的议论声压了下去,“北境王衣冠冢赐葬边关以励将士,然,其身为皇子,玉牒在册,遗骨终须归葬皇陵,方合礼法,全其宗室之体统。
” 这句话如同冰水泼入油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