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底牌发动

关灯
“巡天镜”的初步成功与“蚀空之痕”的发现,如同在时云起心中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前路,却也映出了更深的黑暗。

    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恐怕都在那位“挚友”的注视之下。

     他变得更加沉默,除了必要的公务,几乎足不出户,整日埋首于观星台,名义上是继续铭刻阵纹、调试镜体,实则是利用“巡天镜”那超越常理的洞察力,悄无声息地扫描着整个京城,尤其是那些已被标记的“蚀空之痕”和可能存在“窥探之印”的区域。

     进展缓慢而隐秘。

     这一日,午后。

    时云起正对着一卷关于空间结构稳定的古籍蹙眉沉思,周衍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欲言又止的犹豫。

     “监正……” “何事?”时云起头也未抬。

     “是……是关于轩辕公子的事。

    ”周衍低声道,“您之前让下官留意他的动向,下官发现……他近日常去城西的贫民窟,似乎……是在施粥赠药,接济那些因之前魔灾和加税而流离失所的百姓。

    ” 时云起翻动书页的手指微微一顿。

     施粥赠药?接济百姓? 轩辕道? 他几乎要冷笑出声。

    一个视众生为蝼蚁、布局玩弄命运的古神,会去做这等“善事”? “还有呢?”他声音平淡,听不出情绪。

     “还有……他似乎与几位在士林中颇有清名的老学士交往甚密,常在一起谈诗论画,品评时政……风评极佳。

    ”周衍小心翼翼地补充,“如今京城之中,皆言轩辕公子仁心侠骨,淡泊名利,实乃浊世中的清流。

    ” 仁心侠骨?淡泊名利?浊世清流? 好一个完美的伪装!好一个深入人心的“人设”! 时云起甚至可以想象,轩辕道在与那些老学士交谈时,是如何的温文尔雅,见解独到,偶尔流露出对时局的“忧心”和对百姓的“怜悯”,引得那些自命清高的大儒们引为知己。

     他这是在织网。

    一张以“名声”和“人望”编织的,更加无形,却也更加牢固的网。

    他在为自己这个“护国真人”的“挚友”身份,增加更多的可信度与亲和力,甚至……可能在为将来某个时刻,取代或者影响自己,埋下伏笔。

     “知道了。

    ”时云起合上书卷,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还有别的事吗?” 周衍看着他平静无波的脸,心中越发没底,只得躬身道:“没……没有了。

    ” “下去吧。

    ” 周衍退下后,值房内重归寂静。

     时云起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

    皇城的重建仍在继续,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