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避债回乡,老宅心酸

关灯
小平小跑着赶来,手上还拎着几个苹果,应该是在市场上买的。

    脸色有些红润,额头上还有些细密的汗珠。

     “看你跑得一头汗,慢点也没事。

    ”陈三七说道。

     唐小平摇摇头,系好安全带:“快走吧,路上还要开很久呢。

    ” 陈三七发动汽车,驶向出城的高速公路。

    后座上,两个孩子很快又睡着了,父母也闭目养神。

    只有唐小平一直注视着后视镜,确保没有人跟踪。

     车开出市区后,夫妻俩才稍稍松了口气。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妻子,发现她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发白。

     “刚才没事吧?”他轻声问。

     唐小平勉强笑了笑:“没事,都习惯了。

    ” 陈三七心中一痛。

    他曾经发誓要让妻子过上好日子,不让她受一点委屈。

    可现在... “睡会儿吧,到了我叫你。

    ”他说。

     唐小平摇摇头:“我陪你说话,免得你犯困。

    ” 于是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聊老家的变化,聊童年的趣事,聊对未来的憧憬——刻意回避所有关于债务和困境的话题。

     车行三小时,终于抵达了位于郊县的老家。

    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青瓦白墙,炊烟袅袅,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但陈三七的心情却愈发沉重。

    越是接近老宅,他越是感到无颜面对家乡父老。

    当年他是村里的骄傲,是第一个考上大学、在城里开公司、开小车回村的风光人物。

    可现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宅到了。

    那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屋,青砖灰瓦,木门斑驳。

    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比记忆中又粗壮了些,但房屋明显更加破败了——墙皮脱落,瓦片缺损,窗户上的塑料布在寒风中哗哗作响。

     听到车声,邻居王婶探出头来,随即惊喜地叫道:“哎呀!是三七回来了!还带着老婆孩子!陈老哥,你家三七回来了!” 陈君泽和李秋萍下车后,与闻讯赶来的老邻居们寒暄着。

    乡音淳朴,问候真挚,让二老暂时忘记了城里的烦恼。

     陈三七和唐小平则忙着从车上搬行李。

    几个热心的邻居过来帮忙,看着那辆破旧的帕萨特和简单到寒酸的行李,眼神中不免流露出几分疑惑。

     “三七啊,今年怎么这么早回来过年?”王婶问道,“公司不忙啦?” 陈三七勉强笑道:“提前放假,陪爸妈回来过年,在老家多住几天。

    ” 唐小平悄悄捏了捏他的手,示意他不必多说。

     推开老宅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扑面而来。

    由于久未住人,屋里积了厚厚一层灰,墙角挂着蜘蛛网,家具都蒙着白布。

     “先打扫打扫吧。

    ”唐小平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开始干活。

     陈三七看着妻子麻利地掀开家具上的遮尘布,打水擦洗,心中五味杂陈。

    这个曾经在设计院画图的才女,如今做起家务活来比谁都熟练。

     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对老宅的一切都感到新鲜。

    父母则忙着整理带来的行李,将有限的一点年货拿出来摆放。

     陈三七走到西屋,那里曾经是他的房间。

    推开门,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墙上还贴着儿时的奖状,书架上摆着泛黄的课本,那张旧书桌上还刻着他少年时的“豪言壮语”。

     可是现在,他只能躲在这个儿时的避风港里,逃避外面的债务和困境。

     中午,唐小平用带来的简单食材做了一顿饭。

    米饭,炒白菜,加上一点腊肉,就是全家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