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票证与“家人”

关灯
刻正仔细地打量着他。

     “你真醒了……周大哥说你福大命大。

    ”老太太叹了口气,指了指炕沿,“坐吧。

    身子骨感觉咋样?” “还好,就是没力气。

    ”张启明依言坐下,拿出那几张票证,“奶奶,这是今天的配给票,我领回来了,交给您。

    ”他小心翼翼地将票证放在炕上。

     老太太看了一眼票证,又看向他,眼神复杂:“你……倒是懂事了点。

    以前让你去领个粮,跟要你命似的。

    ”她的口音带着某种地方腔调,但大致能听懂。

     张启明心里一紧,怕露馅,连忙低头:“病了一场,想通了些事。

    ” 老太太又叹了口气,没再追问,只是喃喃道:“想通了好,想通了好……这世道,能活着就不易了。

    ”她颤抖着手,从炕席底下摸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几张更破旧的毛票和几个铜板。

    “这点钱……你拿着,明天……想办法去街口看看,有没有卖烂菜叶子的,买点回来,和着面一起煮,能多吃几顿。

    ” 张启明看着那点可怜的零钱,鼻尖有些发酸。

    他摇摇头:“奶奶,钱您留着,我会想办法。

    ” “你能有啥办法?”老太太看着他,眼神里有关切,但更多的是无奈和一种深深的疲惫,“别学你爹……净惹祸……” 我爹?张启明心头一动,正想细问,老太太却剧烈地咳嗽起来,摆摆手,显然不愿再多说。

     他又坐了一会儿,问了问哪里可以找到柴火和炉子生火,老太太指了院子角落一个堆杂物的棚子,说公用的破泥炉就在那儿,柴火得自己捡或者拿东西跟人换。

     离开后罩房,张启明心情更加沉重。

    这位“奶奶”似乎并不刻薄,但显然也无力照顾他,甚至自身难保。

    这个家,一贫如洗,关系也透着蹊跷。

     他依言去杂物棚找到了那个小泥炉和一个缺了口的破锅,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院子角落和门口胡同里捡了些枯枝落叶。

    回到屋前檐下,他学着记忆中农村纪录片里的样子,笨拙地生火。

     浓烟呛得他眼泪直流,好不容易才引燃了那点可怜的柴火。

    他将破锅坐上,倒入一点冰冷的井水,又小心翼翼地捏了一小撮混合面,犹豫了一下,又多加了一小撮。

    他太饿了。

     看着锅里渐渐冒起的热气,一种微弱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至少,他能喝上口热的了。

     就在这时,那个石匠周大伯又踱步了过来,手里拿着烟袋,看着张启明狼狈生火的样子,嘬了一口烟,忽然开口:“柴火太湿,架空心,烧不